碳权交易上路 拚4年接轨欧盟
国内碳权存在长期刚性需求。图/本报资料照片
国内碳权交易平台
国内碳权交易平台10月正式启动,首波上架6档6,080吨碳权;碳交所总经理田建中21日表示,国内碳权除可作碳中和用途外,另有两大法定功能,一、环评增量抵换,二、抵减碳费额度。长期来看,碳权的刚性需求是一定存在的,盼借由市场经济诱因引导企业自主减碳,拚未来三、四年后能够接轨欧盟ETS碳交易机制。
碳交所董事长林修铭表示,国内减量额度交易平台有三大特色,包括一、多元产业共创减碳量能,现包含来自农业、石化业、钢铁业、客运业,甚至服务业之碳权专案,二、创造市场经济诱因,激励企业加速净零,三、交易机制接轨国际,打造透明碳权市场,且透过指定平台保障交易安全。
田建中说明国内碳权交易平台两大法定用途,一、环评增量抵换,当厂商扩厂或一定规模开发,其所增加碳排的1/10就须购买国内碳权并定出10年计划;二、国内碳权可扣抵碳费征收计算的排放放额度,减轻碳费压力。
目前平台上,首波有6案、共6,080吨代卖数量,田建中说,企业只要依循环境部方法学就能取得碳权成为卖家;除非企业后续有扩厂计划,或有扣抵碳费需求,否则,透过国内碳权交易平台售出碳权,就能让公司增加额外收入。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第一笔碳权交易,田建中表示,买卖双方仍在观望,其中,环评涉及企业扩厂的资本支出,企业会谨慎评估才会做出决策,也可能选择其他投资方式;推动「国内碳权交易」的目的,并不需要真的「成交」才「见效」,当机制出来时,企业自主减碳的效应就已发酵。
有别于碳费征收的强制性,国内碳权是采取经济手段,透过市场力量推动企业展开减量工作;台湾将在明年先从强制性的碳费制度开始,盼在未来三至四年内,逐步过渡到总量管制排放交易(ETS)机制。
另,环境部已核准37家、约2,559万吨的抵换专案,公司取得额度认可后,可评估是否申请上架。田建中坦言,虽然国内潜在的碳权数量相当可观,但对部分制造业者而言,若后续有扩厂需求,取得碳权会选择留作「自用」而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