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40年 谭敦慈父1习惯 成功阻绝并发症
饭后适度活动与走路,有助延缓血糖上升。(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饭前饭后血糖波动大,容易伤害心血管,也不利于血糖控制。无毒教母谭敦慈实测,若在饭后瘫在椅子上休息,血糖就会来到100mg/dl,若是有轻度活动,例如在家里走一走,「我的血糖就永远在100mg/dl以内」,而她的爸爸秉持饭后走路习惯,罹患糖尿病40多年,都没有产生并发症。
谭敦慈上「小宇宙大爆发」节目中指出,她是没有糖尿病的,但曾经装过连续血糖侦测仪,来了解血糖变化,她的饭前血糖大概是80 mg/dl,但是如果吃完饭,就瘫着休息的话,大概一段时间后,血糖就会来到100 mg/dl。
谭敦慈说,如果饭后她马上起身活动,例如用除尘纸拖把,在家里走一走,她的血糖,就永远在100 mg/dl以内,但是如果是瘫着的话,就会来到100 mg/dl以上,所以她都是吃完饭后,立刻收拾把碗筷,擦一擦桌子,很轻松的走来走去,建议大家也可这么做,来避免饭后血糖升太高。
谭敦慈说,她多年来,也习惯早餐吃完后去爬山,饭前、饭后的血糖,差距都在10至20mg/dl之间,连30mg/dl都达不到,装连续血糖侦测仪,是为了确认对血糖控制的方向,侦测了之后,就大概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谭敦慈并指,她的爸爸罹患糖尿病40多年,直到往生时80几岁,视力、肾脏都是好的,有一个很大原因是,爸爸在饭后一定走路半个小时,爸爸很喜欢吃冰淇淋,但会控制,1小盒得分3天吃,若是那天有吃一点点冰淇淋,就会走路1个小时,因此,几十年糖尿病都控制得宜,没有产生并发症。
家医科医师魏士航在「如果云知道」节目中指出,饭前与饭后2小时血糖,理想是不要超过30至60mg/dl,若差距大,除易饿想再吃,还会想睡,且非常伤血管,「每一次(血糖)巨幅波动,都是一个(血管)损伤」,会伤心、伤脑、伤视网膜与伤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