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7客家館舍入不敷出 效益遭質疑

桃园7大客家馆舍收支入不敷出、游客少,营运效益遭民代质疑。图为仑坪文化地景园区。图/桃市府提供

桃园市客家局打造7大客家馆舍,总兴建成本约21.61亿元,去年营运成本达2千多万元,但收入仅1047万,蓝绿民代昨质疑效益,并建议加强整合,形成带状旅游景点。市府回应,前朝未完善规画交通及周边开发,今后将力求改革,未来会定位清楚、集中资源凸显特色,规画举办大型活动吸客。

7大客家馆舍包括桃园市客家文化馆、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仑坪文化地景园区、1895乙未保台纪念公园、北区客家会馆、永安海螺文化体验园区和台湾客家茶文化馆,去年总参访人次289.3万,平均一间仅41万人次。

议员杨朝伟、魏筠、陈韦晔等人质疑,不只参观人数低,收支也明显入不敷出,未来经营策略应加强招商,注重开源节流并充实内涵,别再将钱花在烟火式活动上。议员王珮毓说,7大场馆各有代表性,有存在必要,应投入更多预算,让客家人看到市府重视客家族群。

议员舒翠玲说,7大场馆外观美,但位处偏僻,周围没有衔接景点吸引游客,非常可惜,建议利用各场馆特殊环境及差异性,打造音乐、电影、戏曲等带状衔接景点,充分展现场馆的故事性,例如北区客家馆、茶文化馆、乙未公园就可以相互结合,让游客玩一整天。

市府回应,正因前朝规画馆舍地点未妥善考量公车等交通方式,导致开幕后前往不便,馆舍周边也未同时开发,彼此更缺乏串连,游客造访意愿自然大减,今后将努力改善,重新擦亮客庄亮点。

客家局长范姜泰基表示,疫后游客回流,客家茶文化馆和1895乙未公园已有盈余166万和256万,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仍盼持续提高游客人数,永续经营;7大馆舍其实各有定位,为让定义更清楚,未来会规画举办大型活动,呼应馆舍主轴,也吸引更多游客。

7大馆舍其实得奖纪录辉煌,如何在享受「建设红利」后持续端出亮点,客家局也绞尽脑汁,昨并提出部分新规画,下半年起所属馆舍国定假日将开馆,北区客家会馆等馆舍也会加强招商、活化硬体空间,并开办文学、音乐及表演主题的工作坊,积极充实软体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