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稳定性 教师会盼开正式缺

代理教师缺额不断增加,家长不希望教师频繁更换,会影响教学品质,对学生恐不利。(本报资料照片

因应少子化,政府采「遇缺不补」的策略,许多学校明明有缺额,在预算考量下,也无法聘用正式老师,让许多学校都出现多次招聘代理教师的现象,连资源丰富的台北市,代理教师比例竟是全国最高。

国教师会理事长侯俊良指出,12年国教的课程多元,盼教师人员编制能提高,且代理教师的稳定性必然比正式老师低,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每年一到暑假,许多学校就开始招考代理教师,除了1年1聘的代理教师到期外,现在老师留职停薪的情况也相当普遍,各校只能努力招聘教师,盼能赶在开学之前找到老师。

侯俊良指出,站在家长的立场,当然不希望代理教师太多,影响教学的品质和稳定性,且许多代理教师领有合格教师证和教学热诚,教学品质也不输给正式老师,但却因县市政府不愿意开出正式缺,只能被迫每年代课,在薪资福利不稳定性的影响下,最后恐退出,反而是教育界损失

侯俊良还说,若考量少子化,未来学生来源会减少,而不愿意开正式缺,但在幼儿园部分应该就没有这个问题,尤其现在公立幼儿园供不应求,在人员编制上,应该适时的调整,看地区的需求,而不是遇缺不补。

北市国中家长联合会总会长庄孟峰说,站在家长的角度当然希望教师的稳定性能提高,目前家长只能被动的接受,但仍希望政府多开教甄缺额,减少代理教师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