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署9年仅补助业者聘75名绩优选手 蓝智库质疑成效不彰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说,体育署2013年至2021年仅补助业者聘用75名选手,且有两个年度申请补助人数为零,恐成效不彰。(本报资料照片)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今表示,体育署为创造绩优运动选手多元发展机会,自2013年开始办理民间团体聘用绩优运动选手业务,但2013年至2021年仅补助业者聘用75名选手,且有两个年度申请补助人数为零,更有逾半选手在补助届期后即离开原工作岗位,恐成效不彰,并质疑体育署是否有用心为选手的职涯发展拟订符合需求的计划。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指出,体育署虽于2020年修正公告「优秀运动选手辅导方案」,并针对其中有关「推动民间团体聘用绩优运动选手」的策进作为提出,2019年至2028年将每年编列2900万元来办理此业务。但观察2019年至2021年资料,若以聘用人数最多的年度2021年为例,聘用人数10人,每人每月高补助金额21000元来计算,体育署该年度办理此项业务的补助经费最多252万元,仅占2900万的8.6%,显然体育署并未落实优秀运动选手辅导方案。
陈学圣说,该项业务经费编列于运动发展基金「运动教练及选手生涯照顾辅导」计划中,而运动教练及选手生涯照顾辅导计划的经费自2019年开始每年皆编列5800万元,但实际用于推动民间团体聘用绩优运动选手的经费十分有限。若依上述2019年最高补助经费252万元来计算,仅约占运动教练及选手生涯照顾辅导计划经费的4.3%。
陈学圣表示,体育署依据「运动产业发展条例」第9条和「运动事业或营利事业聘用绩优运动选手补助办法」,自2012年6月开始补助民间团体聘用绩优运动选手。该办法补助的选手为参加奥、亚、东亚、世大运,以及世锦赛,依运动项目不同获得国光体育奖章三等二级以上和二等三级上的选手。补助专款专用于受聘绩优运动选手,最高以受聘选手薪资30%为限,每人每月最高补助21000元,每人累计补助期间以5年为限。
陈学圣分析2013年至2021年补助民间团体聘用绩优运动选手的资料发现,9个年度仅补助业者聘用75名选手,其中4个年度补助人数达10人,3个年度仅个位数,2016年、2020年申请案更挂零。
陈学圣表示,而截至2023年4月30日补助到期的选手有57名,仍在职者为26名,占补助到期选手的45%,可见逾半数的选手待五年补助届期即离开原就职单位。至于受补助的民间团体皆为运动产业业者、本身有设立体育运动基金会者或者球队,且近年来受补助的团体有集中在特定对象的情形,似乎只有运动产业业者较愿意聘用选手。
陈学圣呼吁,教育部体育署若真心要推动此项业务,首先应该检讨此项计划为何申请的业者数少且集中在特定对象,以及补助届期后选手离职率逾半的原因?究竟是因为政府补助停止而影响企业续聘用意愿,还是选手本身的问题。另外,可考量绩优选手的资格放宽的可行性评估,让更多选手有受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