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崩壞的瘋魔啟示錄:托馬斯曼《浮士德博士》的音樂文化與政治
示意图,1926年德国电影《浮士德》,描述浮士德以灵魂与魔鬼交易。 图/1926年电影《浮士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轴心国的战败告终之后,德国知识分子圈发起了许多深刻,甚至刻骨铭心的反省与自我批判,检讨到底为什么德国/日耳曼民族会引发如此惨痛的人类浩劫。哲学家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汉娜.鄂兰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以及本文将主要讨论的经典小说《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叙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维库恩的生平》(下文简称为《浮士德博士》)都是这个脉络下所诞生的作品。
《浮士德博士》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文豪托马斯.曼(Thomas Mann)创作于1943-46年间的长篇小说,其内容主要是描述天才作曲家雷维库恩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而持续地寻求突破,以至于决定用自己的灵魂和魔鬼交易不世出的作曲才华。
然而在雷维库恩将自己的艺术造诣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时,他周遭的环境却开始逐渐陷入道德危机,最后等待雷维库恩的,是无止尽的忏悔——《浮士德博士》的内容广博、精辟又深刻,本文无法概括其全部内容,而是简要回顾「浮士德」这个符码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文化脉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其后聚焦讨论《浮士德博士》书中勾勒十二音列作曲技法的文化、政治意涵。
左为17世纪画家林布兰创作的浮士德版画,右为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笔下,恶魔梅菲斯托形象。 图/维基共享
▌浮士德的文化符码
浮士德的故事虽然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出入,但大体上的主线都是:博学的浮士德为了追求永恒的知识/真理/美,也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甘愿出卖灵魂给魔鬼梅菲斯托。其中歌德的剧本《浮士德》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歌德的《浮士德》创作历程超过60年,从1768直到1832年。其间正好经历了欧洲人文思潮从启蒙走向浪漫的转捩点。在歌德的笔下,浮士德在追寻极致的「美」的路途中,是可以摒弃道德,甚至连自己的灵魂也可以被放上交易台。
而这个在穷尽个人之力后,却还有所不满足,于是转向寻求超自然力量协助的心态转变,则象征了从启蒙到浪漫的思潮转变,这其中隐含了一个「理性崩坏」的过程——浮士德原先也想要透过自己理性的努力来寻求美的体验,但最终还是敌不过自己的欲望,而做出将灵魂交给魔鬼的非理性选择。这个从理性转向非理性的过程,便是浮士德故事中的核心。
歌德的《浮士德》自从问世之后,刺激了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例如白辽士的歌剧《浮士德的天谴》、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等等。马勒的第八号交响曲第二部的歌词也同样是取材自《浮士德》的结尾。但在歌德的原着中,浮士德虽然博学多闻,却几乎只字未提音乐的部分。这也是曼的《浮士德博士》与歌德的《浮士德》最根本的不同之处。
欧洲文化中,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托的形象。 图/维基共享
▌为什么主角雷维库恩是个作曲家?
在另外一部著作《德国与德国人》中,曼认为歌德没有将浮士德的形象与音乐连结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曼认为:
通过这段文字,不难理解为何曼笔下的雷维库恩会是一个作曲家。首先,曼认为音乐的抽象特质可以既有规则,又同时失序,这种矛盾的本质为恶魔留下了空间。其次,音乐这种普遍被视为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却又与强调逻辑与理性的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曼对音乐的理解都是后文分析《浮士德博士》的重要线索。但曼本身并非专业的音乐学家,因此在写作时,音乐的部分参考了许多阿多诺的建议,而书中主角雷维库恩音乐部份的成就,则脱胎自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发展出十二音列作曲手法的阿诺.荀贝格。
歌德的《浮士德》1876年文本版本。 图/维基共享
法国画家Jean-Paul Laurens所绘的浮士德形象,非托马斯.曼小说主角雷维库恩。 图/维基共享
▌十二音列的文化/政治意涵
在书末,曼自己注解《浮士德博士》中的音乐理论取材自荀贝格所着的《和声学理论》。荀贝格当初写作此书的意图当然不仅是想要提供一本和声学的课本,而是透过回顾17至19世纪近300年来的和声学发展历史,来强调:调性和声的规则已经走到了尽头,作曲家们已经穷尽了和声变化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如果还想要创作出新的作品,那就必须彻底抛弃这套规则,为音乐重新制定一个创作的准则。于是荀贝格开始创作无调性的作品,后续又进一步提出十二音列的作曲技法。
回到《浮士德博士》小说的脉络,荀贝格的概念借雷维库恩之口,被形容成一种「严格风格」。雷维库恩以浪漫时期的奏鸣曲为例,阐述如果想要发挥一段音乐素材所有的可能性,那么对位与和声这两种主要的创作技法则注定会相互掣肘,凸显对位则难以保持和声;强调和声又会使对位的旋律线之间难以保持原本的独立性。而所谓的「严格风格」便可以保证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保持着同等独立的地位。
「严格风格」意指作曲家预先将一个八度内的12个半音规定出一个出现的顺序,而这个顺序可以正向进行也可以反向进行,且在所有序列内的音符都出现过一次之前,已经出现过的音符不能再次出现。
这使得一个八度内的12个半音彼此不再有因为调性而规范的从属关系,而更为平等。同时也可以根据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推导出另一个「倒影」的序列,例如Sol-La之间的关系是上升一个全音,那么其倒影就是Sol向下一个全音的Sol-Fa,而倒影的序列也同样可以有正向与反向两种进行方式。
史特拉温斯基的《安魂圣歌》(Requiem Canticles)中,使用十二音列技法的段落。 图/维基共享
「浮士德」是常见于欧洲文学的素材符码,故事虽然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出入,但大体上的主线都是:博学的浮士德为了追求永恒的知识/真理/美,也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甘愿出卖灵魂给魔鬼梅菲斯托。 图/普林斯顿大学
在这种作曲手法中,雷维库恩认为将不再有「自由音符」,但雷维库恩同时也认为这将给作曲家最大的自由来创作,因为「被自己自由制定的规则所约束,也是一种自由」。
如果读者觉得上面那句话有些诡辩的意味,这应该就是作者曼希望大家思考的方向:
同时,小说中的雷维库恩也强调,听众或许难以辨识作品中的音列到底如何行进,但他们会意识到一套新的「规则」,且应该会感受到一种美学精神层面的满足。换言之,雷维库恩口中的自由与新规则,其实只是作曲家才能享有,广大的听众无法参与,只能被动地「体会」。这样的自由是真的能造福社会,还是只是少数人能享有的权利呢?
欧洲民间传说中,不乏凡人与魔鬼交易的情节。 图/维基共享
▌理性为何最终带来灾难?
透过笔下的雷维库恩,曼带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批判:
由所谓打破规范,创造新秩序而迎来的世界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在曼的眼中,追求所谓理性分析、极致创作来达到至高美感精神体验的雷维库恩,其实既是浮士德,也更是当时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缩影。自从1871年现代德国成立后,由于作为欧洲列强中的相对后进者,德国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可谓穷尽所有努力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但即便如此,在许多方面,德国似乎已经近乎失控的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永远想要追求更多。面对「欲望」这个魔鬼,最终将德国甚至整个世界推向两次世界大战这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浮士德博士》的焦点固然是二战后的德国。但在当前俄乌战争、中国军事威胁的脉络中,《浮士德博士》何尝不是一记对当前世界的警钟。
浮士德形象示意图。浮士德在追寻极致的「美」的路途中,是可以摒弃道德,甚至连自己的灵魂也可以被放上交易台。 图/Wellcome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