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指数升高了

痛苦指数升高了图╱本报资料照片

历年痛苦指数

雷根于1980年9月以「让我们使美国振作起来」为题发表竞选演说指出,通膨率已高得使人受不了,仅今年就有近两百万人失业,卡特总统在经济上的失误,打击了数千万美国家庭对未来的希望。选举结果,在538张选举人票里,雷根获489张。

■1993年8月主计处发布重要国情统计通报,首度探讨1970~1992年台、日、韩、英、法、美等国的痛苦指数,文中表示失业使所得无着,通膨使所得缩水,都是令人不安,甚至痛苦的指标,在美欧力求10.0以下的痛苦指数之际,我国宜朝5.0以下的目标努力。

雷根于1980年选总统时,常问大家:「你们现在的生活,是否比四年前过得更好?」接着,他把失业率与通膨率一加得出痛苦指数(misery index),然后告诉选民:「过去三年八个月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那是一场美国悲剧。」动人的演说加上数据,让70岁的雷根击败时任总统卡特,入主白宫。

在那个石油危机年代,各国通膨率、失业率都升至二战以来新高,痛苦指数既是两者的加总,很容易就量化出痛苦的感觉,1980年美国通膨率13.5%,失业率7.2%,痛苦指数20.7,比起四年前大幅升高。

痛苦指数虽是经济学家欧肯(Arthur Okun)所提出,却是雷根让它变得家喻户晓,而且写进教科书。谈起痛苦指数,不少人都会质疑,到底通膨率升高一个百分点比较痛苦,还是失业率升高一个百分点比较痛苦?若两者的苦不同,何以能相加?再者,同样20.7的痛苦指数,西班牙源于失业,美国来自通膨,两国痛苦相同吗?

这些质疑都有道理,但并不妨碍痛苦指数的风行,为什么?因为通膨让所得缩水,失业让薪资无着,两者都很有感,尽管两者影响的层面不同,但加总后却可以观察社会的情绪,一目了然,自然深得各界喜爱。

那么,我们就用痛苦指数来观察一下过去四十年的台湾,究竟哪个年代比较痛苦,答案当然是1980年代初期,美国那个年代痛苦指数是20.7,台湾也不遑多让,我们是20.1,次年仍高达17.7,那真是个痛苦的年代。

拜石油危机落幕之赐,台湾痛苦指数趋缓,随着1990年代自由贸易风起云涌,全球化生产遍地开花,物资供应不虞匮乏,台湾痛苦指数降至4.9,以近四十年而言,这是台湾最快乐的时期,通膨率不高,失业率也低。

2000年以来,痛苦指数又升高,有时源于失业,有时来自通膨,2008年痛苦指数飙升至7.7,整个2000年代平均5.4,算是石油危机之后比较痛苦的时期,随后十年又趋缓和,2010年代降至5.1。

自去年起,受疫情影响,原油、榖物等农工原料行情逐月走高,加以国内疫情进入三级警戒,不少店家因此歇业,通膨率与失业率扶摇直上,痛苦指数升至5.9,创下九年来最高,今年原本以为局面将好转,不料俄乌战争又起,原油、榖物等农工原料价格更上层楼,痛苦指数又告上升。

主计总处甫公布的第一季通膨率升至2.8%,失业率约3.6%,痛苦指数升至6.4,为14年来最高,这说明大环境已让人愈来愈不快乐,然而,这个痛苦仅1980~1981年的三分之一,因此还称不上停滞性通膨(stagflation)。

最近不少人忧心停滞性通膨将卷土重来,看看近期的痛苦指数,好像有那么一点山雨欲来之势,不过,相较1980~1981年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不足为忧。总而言之,痛苦指数的升高要注意,但却无须以停滞性通膨自己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