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的庐山真面目

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十年(2013~2023)各国物价涨幅

近年通膨笼罩全球,挥之不去,老百姓所理解的通膨很简单,就是鲜奶从80元涨到90元,吐司从60元涨至70元,1百元只能买到半颗高丽菜,1千元以前可以买很多东西,现在一下子就花完了。

这种感觉,原来希望借由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加以呈现,但每回公布出来的数据都与民众的感受有不小落差,虽然近期通膨率(CPI年增率)升逾3%,超过了通膨警戒线,但民众依旧认为:「怎么可能只涨3%,一个卤蛋都从10元变成15元了。」

何以通膨率只有3%,人们的感觉却是5%、6%?原因在于通膨率衡量数百项产品价格的变化,蔬果食物涨了,但电脑家电却跌了,在有涨有跌的情况下,经过加权平均,通膨率便会低一点,这并非统计失真,而是感受不同。

通膨与民众感受差异大

就如苏东坡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膨就像庐山七岭,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高度都不一样,说它3%是对的,说它5%也没错。

用苏东坡这首诗来解释通膨就容易理解了,长期以来,食物类一直涨得厉害,上个月通膨率3.0%,其中,食物类就涨了5.5%,以近十年(2013~2023)而言,消费者物价涨12%,食物类涨31%,差距就更大了,若观察近20年,消费者物价涨29%,食物类竟大涨75%,两者直有天壤之别。

从上列数字可以明白,通膨率是客观的数字,与民众主观感受的差异甚大,食物天天吃因而感受深刻,家电数年才买一次,因而感觉遥远,统计学家把数年买一次的东西和天天买的东西综合成通膨率,虽有总体经济意义,却也远离人们的感觉,然而两者都是庐山。

食物类涨价 全球有感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有台湾有这个现象?非也,全世界都是如此,近十年欧元区的消费者物价涨了24%,同期间食物类也涨了36%,美国十年来消费者物价涨30%,而食物类也涨了36%,食物类价格不论在那一个国家,涨得都厉害,都比较有感。

再观察通膨这座庐山的另一个高峰-外食费,上馆子、买便当、喝咖啡、吃汉堡都属于外食,这是最有感的指标,近十年台湾外食费涨27%,欧元区34%、美国45%,不论哪个国家,涨幅都很大,外食费涨成这样子,政府却说涨势温和,民众自然要生气,然而谁都没错,只是两造从不同的角度看这座庐山罢了。

通膨率本是算术问题,如今却背负着情绪问题,依算式,通膨率是以家庭消费支出加权(weight),但依感觉,人们是以情绪加权。依消费支出加权,如今台湾食物类的权重是25%,但依情绪加权,食物类的权重恐怕已超过50%。

结论很简单,既然食物、外食是庐山的主峰,那日后就在物价新闻稿首页的统计表里,增列食物、外食两栏,让他们与通膨率比邻而居、分庭抗礼一番,果能如此,不只能让民众释疑,也可以把通膨的庐山真面目看得更清楚。

小档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即通膨率,采计食、衣、住、行、育、乐等3百多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以家庭消费支出为权重,加权平均而得,2023年食物类权重25.4%、衣着类5.3%、居住类24.2%、交通及通讯类14.4%、医药保健4.8%、教养娱乐12.8%、杂项类12.9%。

小档案■核心物价(核心CPI)各国定义不尽相同,但目的皆同,用以消除短期波动,呈现中长期物价走势,以台湾为例,排除蔬果及能源的核心物价,权重91.9%;美国核心物价排除食物与能源,权重79.4%;欧元区则排除能源、食物、烟、酒,权重仅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