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份河背庄农庄及芦竹湳 双入选客家粄食体验
头份河背庄农庄主人刘明芳翻晒着上周才收割完的新稻谷。(谢明俊摄)
刘明芳以客家菜包、萝卜糕等客家粄食入选苗栗县政府推动客家粄食业者之一。(刘明芳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友人送刘明芳一部传统人力打谷机,让来访游客体验打谷。(谢明俊摄)
芦竹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安排游客在老茄苳树下做红龟粿。(谢明俊摄)
文化协会安排用老石磨来磨制米浆做成红龟粿。(传统聚落文化协会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利用粿版压出红龟粿的样子。(传统聚落文化协会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传统聚落文化协会选择平民美食红龟粿来传承传统美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苗栗县政府推动客家粄食主题体验游程,挑选全县15家业者为代表,其中头份市的河背庄农庄,从种稻、收成、晒谷、磨米到作粄,以自产的稻米做出美味客家粄食,让小朋友了解各类客家粄食的来源。芦竹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则以闽南风味的红龟粿,让民众体会阿嬷的味道,让传统美食持续传承。
初冬的头份,冬阳洒在整个晒谷场上,刘明芳一行一行地翻动着上周刚收割起来的稻谷,整整6分多地,用无毒农法种了蓬莱米,收成4千斤的稻谷,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可作成客家发粄。
现在愿意用自然太阳光晒干稻谷,已经很少见了,用太阳晒,以冬天的气温,得晒上一个星期以上,用机器烘干只要小半天就完成,但稻壳少了太阳的加持,就是少了一份特有的香味。
曾是电子新贵的刘明芳,选择回到头份中港溪畔的河背老家务农,找寻的就是自己童年时的许多农趣,那些趣味已经远离许久,刘明芳想要一点一点地重建在自家的河背庄农庄,除了自家原有的菜园,也向隔邻租下农田,让前来农庄的孩子们,可以亲眼见到稻子是如何种下、生长、收割。
上周6,刘明芳将全部稻子全部收割起来,留了一小块,给小朋友们体验割稻、打谷的过程,友人送了一部传统人力的打谷机,让大小朋友亲手抓着新鲜的稻杆将稻谷一一打下,接下来整个星期,刘明芳全心看顾着这些新稻大洗阳光浴,未来就可以用这些稻米作成客家发粄。
经营农庄体验旅程,客家粄食是重要项目,刘明芳从小看着母亲亲手做出各类客家粄仔,已成了他幼时最重要的回忆,所以他安排在农庄里,让大家学着做客家糍巴、红粄、菜包、萝卜糕,成了许多游客喜欢的课程。
头份芦竹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是以芦竹湳老社区为中心,全力营造老社区的再造发展,让老房子拥有新价值,除了吸引各式文创产业,为社区注入新活力外,文化协会也努力保持许多老传统,让都市孩子能够接触老阿嬷的旧口味。
芦竹老社区保存了许多旧房子,有许多土角厝、竹编泥墙屋都还大量存在着,在这些传统风味中加上食物记忆,会更让人懂得传统文化的可贵,文化协会因而选择了最平民的食物─红龟粿,作为社区传承体验的主题。
透过传统石磨磨出的米浆,再用手一一搓出有弹性的米面团,包上炒制好的红豆馅,用粿版压出一个个红龟粿,让大小朋友欢喜的吃着自做的红龟粿,文化协会想要传承的意念,就在简单的红龟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