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弹道导弹打航母技术上已解决 实战上还有难点要克服
2019年北京大阅兵上的东风26型弹道导弹,是新开发出来专为打击航母等高价值军事资产的导弹,外界认为它是继东风-21D之后突防能力更强的航母杀手。(图/新华社)
美国陆军最近一份针对中国战术的报告中指出,解放军常规导弹的规模已是全球最大,其导弹技术亦达最先进的层次,射程与精确度都有大幅提升。此一评估不得不让人再次联想起中国以弹道导弹打击美国航母的战术规划,解放军此项技术近年来有长足进步,几个技术难点也逐渐克服,并多次测试成功。只是这种反舰弹道导弹需要的技术节点较多,其中一个环节遭到破坏就可能失效,未来在实战环境中如何保障讯号传输畅通以提高命中率,仍是未来需要克服的难题。
近年来因为中国的弹道导弹发展迅速,美军投入大量研究针对这种的战术武器能否实现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策略。简言之,不论是在南海或是台海,中国是否能用反舰弹道导弹(即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东风-21D或东风-26B导弹)打击美军战术主力平台航空母舰。早几年前从航母杀手开始被某些战术理论家提出后,曾引发不少质疑,他们认为这种过去用来打击固定地点的弹道导弹能否机动突防仍大有疑问,而且打击的是一座持续移动的目标,从一开始的定位到攻击时航母位置移动会影响弹道导弹命中率。因此从技术理论上来看,反舰弹道导弹并非实用的武器。
东风-21D是中共最早研发专门针对航空母舰的反舰弹道导弹,是最早一款航母杀手。(图/新华社)
弹道导弹以前是用来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现在要拿来打海上移动目标,确实会生出很多技术难点。首先是导引问题,反舰导弹无外乎红外线导引与雷达导引两大类。由于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后速度极快,弹头表面的空气因磨擦而离子化,这时会严重干扰或阻断红外线或电磁波讯号,形成所谓的「黑障」。红外线讯息受高温影响太大,因此都是采用电磁波。
以东风-26B反舰弹道导弹为例,它再入大气层后会拉起平飞,并同时扫瞄目标区与接收导引讯号进行路线修正,再以高速俯冲。这时速度可达数倍音速,5-6秒就抵达海面,最后这段已无需再修正,直接用惯性导引攻击目标。其中关键在于平飞段搜索时间不能太久,否则因降速太快会超出目标区,因此雷达导引头的性能也有较高要求。
从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后,中共一直把击沉美国航母的能力当作军事发展上重要的战略目标。图为美国航母卡尔文森号。(图/美国海军)
如果这些讯号传输节点都正常运作,最后弹头高速府冲的5-6秒时间中,航母若以30节航速大约会航行75公尺,再加上导弹本身的误差,单一弹头直接命中航母的概率还是偏低。如果使用分散式多弹头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如此炸药量分散, 毁伤的效能就会大幅降低,因此解决之道是增加攻击导弹的数量或是增加弹头的破坏力。
由于弹道导弹打击移动目标的命中率不高,因此解放军的将领与一些军事分析常会提到用饱和攻击来提高命中率。图为大量弹道导弹群攻击航母战斗群的想像图。(图/网路)
此外,弹头接收目标讯号时要克服黑障问题,目前克服黑障主要是以细长弹体降低弹体电离层厚度,并使用超高频率来穿透它,还得有卫星、空中预警机或海面舰艇的雷达做为讯号中继站负责传输。由于弹道导弹路程攻击距离远,飞行时间长达数分钟,航母这段期间会远离原先设定的位置,期间必须多次进行目标修正,并在最后攻击阶段前尽量减少弹头对目标区扫瞄范围,以便快速定位。这样的讯号传输系统已经相当于一整套类似控制运载火箭飞行的数据链,才能完成导弹持续修正路径的作业。目前中国已有大量类似天链2号的军用中继卫星,配合高频通讯与弹体改良,已经可以解决反舰弹道飞弹再入式弹头黑障通讯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发现与持续跟踪航母,前苏联是使用军用的监视卫星网路,现在则大量使用空中预警机、或战场侦察机等来持续监控航母动向,并将资料提供给飞行中的导弹。
美军已多次测试运用陆基与海基发射标准3型反卫星导弹来攻击敌方军事卫星,以削弱其弹道导弹的威力。图为陆基神盾系统发射反卫星标准3型导弹。(图/美国海军)
从整套反舰弹道导弹的作业看来,从发射前一直到攻击目标,需要协同作业的平台不少,数据传输过程亦相当复杂。即便都能顺利进行,到最后攻击阶段的命中率仍不是很高。不过,航空母舰是超高价值的军事资产,值得多发射几颗来提高命中率。但是这样的系统比较脆弱的反而是协同作业的平台,如卫星、预警机或大型水面舰艇等,都容易遭敌方破坏或攻击,一旦数据传输节点被破坏,反舰弹道导弹的效能就更难发挥。美军近几年积极开发可以从海面直接攻击近地军用卫星的导弹,例如标准3型,正是为了应对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