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震災衝擊與總統大選:厄多安拼連任,為何撕破臉?

厄多安以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他仍然非常恋栈土耳其总统的宝座。为求自保,厄多安对内已接近撕破脸的地步。 图/路透社

文/杨庭辉、黄家豪(香港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土耳其和敍利亚边境2月6日发生大震灾,使得土国政府救灾工作成为国际关注焦点,而鉴于土耳其将于2023年5月迎来总统和国会大选,地震影响随时成为改写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事实上,2023年开局不久,土耳其便因大选、以及建国一百周年,其内政外交吸引诸多国际目光。由于今年并非世界其余主要大国的选举年,因此拟定5月举行的土耳其总统选举被部分媒体称为今年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选举。

▌延伸阅读:〈土叙震灾已超过万人死亡:厄多安「承认缺失」、土耳其的违建漏洞〉

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土耳其现任总统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一直极力藉扮演双方中间人的角色增加自己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厄多安2022年未有向联合国申请,便把土耳其的官方名称由「Turkey」改为「Türkiye」,正象征着他希望进一步摆脱西方定下的外交规范行事。

土耳其国内会否在2023年出现政治权力交替,将牵动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去年一度传出可能因健康问题退下火线的厄多安以实际行动向外界表明,他仍然非常恋栈土耳其总统的宝座。不过,厄多安对内已接近撕破最后一张脸皮的地步,外界忧虑土耳其未来数月的政治局势会急速恶化。

土耳其现任总统厄多安极力藉俄乌战争增加自己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并希望摆脱西方定下的外交规范。 图/欧新社

▌外交上的左右逢源与极限施压

其实,2022年年初,外界对土耳其的关注焦点还是集中在其大幅通膨和货币贬值危机。事至如今,土耳其内部经济危机没有任何得到改善的迹象,但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外界对土国的关注不得不同时分散至外交层面。

厄多安亦着意借此累积更多的外交筹码:一方面,厄多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尤其是无人机对抗俄方,以及成功从俄乌之间斡旋,让载运农作物的商船经土耳其护航驶离乌克兰的港口。另一方面,厄多安没有配合西方制裁俄国的行动,反而加强与俄国的贸易关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伊伯度路(Gubad Ibadoghlu)指出,2022年1月至7月,俄国对土耳其的贸易出口金额逾320亿美元,约占土耳其同期入口总额的15%。

当西方对俄罗斯能源的封锁越趋严厉时,土耳其却大幅增加进口俄国的能源。根据《路透社》报导,土耳其2022年进口俄国柴油的总量超过500万吨,较2021年的进口量升高约25%。再者,土耳其希望继续得到俄国的支持以完成兴建国内的「阿库尤核电站」,以及与对方建立「土耳其溪管道」以削弱「北溪管道」的地位,也非甚么秘密。另外,《经济学人》2023年1月的特别报告也提及,土耳其在2022年对俄国的总出口额上升了约45%。

除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左右逢源外,土耳其亦对敍利亚的局势介入更深。土耳其过往曾长期投入推翻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的行动,与此同时长期对付在敍利亚北部境内的库德族武装组织人民保护部队(People’s Defense Units)。

2022年8月3日从乌克兰敖德萨出发、在伊斯坦堡停泊进行检验的粮船Razoni,载运俄乌开战以来首批出口的乌克兰粮食。 图/欧新社

厄多安的支持者集会。 图/欧新社

厄多安一直咬定这个组织是颠覆土耳其政府的「库德斯坦工人党」(Kurdish Workers Party)的附属组织,美国则一方面把库德工人党定性为恐怖组织,另一方面仍保留少量地面部队驻守在人民保护部队于敍利亚的控制范围。有分析指出,厄多安长期单独采取行动血洗库德族,既显示他介入敍利亚的野心,亦反映他希望突显自己「不用任何西方国家同意,便可行动」的形象。

主力评论中东及北非事务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库克(Steven A. Cook)2022年11月30日更在《外交政策》发表文章声称,美国表现得越是支持库德族,厄多安的选情便越有利,原因是土耳其有不少质疑美国和库德族的民族主义选民。

库克以厄多安鼓动民族主义选民事件为例——2015年厄多安先是未能带领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赢取国会多数议席,之后筹组联合政府触礁,因此决定把下届国会选举提早至同年11月举行;他更成功利用接下来土耳其境内发生连串炸弹爆炸案,把矛头指向库德族背景的人民民主党(Peoples’ Democratic Party),从而动员大批具民族主义倾向的选民的支持,让正义与发展党重夺国会的过半数议席,借此获得议会基础,继而在2017年通过修宪公投把土耳其由议会制转为总统制,扩大厄多安的宪制权力。

早前土耳其境内爆发数宗伤及平民的炸弹袭击案件,库克认为厄多安会故技重施,为其竞选连任造势。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的最大反对党「共和人民党」(Republican People's Party),为在2023年土耳其总统大选把厄多安赶下台,主导筹组「六党联盟」,并没有正式招揽人民民主党加入;而厄多安越是挑起库德族的激烈反应,六党联盟就越难与库德族背景的政党合作,原因是土裔的反对党也须顾忌其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其次亦是害怕厄多安以反对党与库德族「恐怖分子」有联繋为由,施加更多打压。

2023年1月,土耳其驻瑞典大使馆附近发生焚烧《古兰经》的示威,引起穆斯林世界的强烈反弹,穆斯林保守主义背景浓厚的厄多安誓言瑞典不用指望在加入北约一事得到土耳其的支持。

不过,在相关示威发生前,厄多安早已向瑞典和芬兰开出苛刻的加入北约附带条件,除了放开军售限制以外,亦要求引渡得到瑞、芬两国政治庇护的库德族异见者回土耳其受审,可见厄多安早已想藉北欧两国加入北约之事,多加刁难西方国家,在大选前取得更多政治资本。

如今厄多安高调强硬回应瑞典境内出现焚烧《古兰经》的示威,却没有回应瑞典传媒披露焚烧《古兰经》的示威者,收受俄罗斯大外宣机构「今日俄罗斯」(RT)前记者弗雷克(Chang Frank)资助的消息。厄多安明显也有趁选举临近,加强动员土耳其国内民族主义和宗教保守阵营支持的因素。

还有,土耳其多年来也跟其北约盟友希腊,就塞浦路斯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的问题存有分歧,厄多安更指控希腊把爱琴海的岛屿「军事化」,因此不排除轰炸对方。尽管一般预料土耳其攻打希腊的经济和国际政治代价,将庞大至它在实际上难以付诸实践的地步,但综合各种事态发展而言,厄多安明显希望透过各种极限施压的手段增加自己的政治声势。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支持瑞典加入北约、反对厄多安示威中,一名参与者跳上厄多安的照片。 图/欧新社

由人民民主党、土耳其工人党和左翼组成的「劳工与自由联盟」在伊斯坦堡游行示威。 图/路透社

▌普丁乐见的「土耳其—西方」关系紧张

有分析表示,虽然厄多安没有明确亲俄,但他与普丁现时在某程度上也同坐一船。首先,土耳其的通货膨胀程度本已非常严重,若然它跟随西方制裁俄国,其国内能源价格的升幅恐怕会加剧通膨率。

顺带一提的是,土耳其由1987年正式申请加入欧盟至今仍未成功。面对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在战争后加入欧盟的开放性态度,土耳其自然会觉得乌克兰藉俄乌战争捷足先登,难免会有不满。

从土国的角度而言,假使它在制裁俄国的立场上与欧盟一致,却也不能正式享有欧盟成员国的利益,还要同时承受制裁俄国的庞大副作用。相反,土耳其保持如今的左右逢源情势,可以大量购入俄国大幅折价的能源,即使出现能源过剩的现象,也大可把购入的俄国能源转售往其他国家图利,赚取外汇舒缓通膨——此举的潜在回报相当可观。

与此同时,土耳其作为俄国富豪的热门旅游地点,也不欲放弃俄国富豪寻找避风港和俄国游客带来的商机。

其次,尽管土、俄两国过往曾因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上的利益分歧,爆发小型武装冲突,但双方要彻底铲除对方的影响力也难于登天,因此厄多安和普丁彼此也有意斗而不破,求同存异,甚至互相利用。

尤有甚者,普丁乐见近年厄多安铁腕统治下的土耳其与西方关系愈趋转差。比方说,土耳其购买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则因此连同土耳其国内的人权问题,对土耳其施以局部制裁,以及搁置售卖F-35战机予对方的交易。又例如,西方在2021年10月向厄多安施压要求释放伊斯坦堡非营利艺术和文化组织「阿纳多卢文化基金会」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卡瓦拉(Osman Kavala),厄多安一度以驱逐西方十国的大使作回应。

还有,由于瑞典国内出现焚烧出现焚烧《古兰经》的示威,土耳其以容许国内示威者在伊斯坦堡瑞典领事馆前焚烧瑞典国旗作回应,因此西方与土耳其的紧张关系再次升温,欧美多国对土耳其发布旅行警告或者关闭当地外交使领馆。若然土耳其的反对派成功在2023年把厄多安赶下台,土耳其或会改采较亲乌方而疏远俄方的外交政策,因此不少分析也相信,普丁会密切注意土耳其的政局发展。

普丁(右)乐见近年厄多安(左)铁腕统治下的土耳其与西方关系愈趋转差。 图/欧新社

瑞典极右翼领袖帕鲁丹 (Rasmus Paludan),2023年1月21日在土耳其驻瑞典大使馆外示威时,焚烧《古兰经》,引起土耳其强烈不满,但厄多安却没有回应瑞典传媒披露此事涉及俄罗斯大外宣机构RT前记者的消息。 图/路透社

▌土耳其对西方「有恃无恐」

西方对近年土耳其的内政外交发展存有诸多不满,但坊间评论对西方对土耳其的回应行动持不同的意见。

有评论批评道,西方不应那么容易便绥靖示弱。首先,土耳其在经济上有求于西方。况且,厄多安与西方屡闹不和,无非是渴求西方正面回应他的部分诉求;若然他选择与西方彻底撕破脸,也对自己没好大好处。换句话说,厄多安连串的举动,主要目的是试探西方的底线,假若西方轻易作出让步,厄多安便会更有恃无恐。

但亦有些分析认为,西方碍于现实限制,恐怕难以作出更强硬的回应。首先,虽然欧盟是土耳其的最大贸易伙伴,但其对土耳其的影响力每况愈下: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进程停滞不前,欧盟亦有求于土耳其收留近四百万的敍利亚难民;过往土耳其不时威胁开放边境默许国内的敍利亚难民涌入欧盟国家境内。此外,西方国家过往须倚靠土耳其对付伊斯兰国(IS),同时阻止俄罗斯在中东扩大影响力,但土耳其却同时以此作为血洗敍利亚附近一带的库德族人的借口,而西方各国对此无力阻止。

《外交政策》2022年12月9日便剖析,美国应就敍利亚库德族问题,与土耳其商讨有条件的妥协让步,避免出现更大的流血冲突事件。

更何况,西方在2021年10月向厄多安施压要求释放异见人士卡瓦拉时,俄乌战争尚未爆发,如今西方却要倚赖土耳其以北约成员国身分在俄乌战事上不完全偏袒俄方,因此在立场上难以再对土耳其施加压力。2022年12月28日,土耳其上诉法院维持卡瓦拉终身监禁的判刑,可以说是在欧美国家对土耳其的施压失败之余,亦反映了土耳其现在有「我行我素」的资本。

因应土耳其容许示威者焚烧瑞典国旗的事态发展,西方回应土耳其的强硬程度固然有所回升,但那些行动并不足以令厄多安放弃清算异见人士。

2023年1月,土耳其驻瑞典大使馆附近发生焚烧《古兰经》的示威,引起穆斯林世界的强烈反弹,土耳其以容许国内示威者在伊斯坦堡瑞典领事馆前焚烧瑞典国旗作回应。 图/欧新社

图为2023年1月,巴基斯坦举行反对瑞典的抗议活动,一名妇女联盟党的支持者手持《古兰经》。 图/路透社

▌土耳其大选「终极一战」气氛浓

为免出现厄多安为求自保不择手段的局面,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恰普塔伊(Soner Cagaptay)2022年1月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撰文提议,土耳其反对派不妨向厄多安保证,即使对方在新一届总统选举中落败,也能获得司法起诉豁免的厚待,好让政权能和平交接。

恰普塔伊承认,要土耳其反对派接受类似特赦厄多安的安排非常困难,厄多安亦不会轻易示弱接受反对派抛出的橄榄枝。不过,恰普塔伊忧虑,倘若厄多安无法体面退场,他只会在选前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压土耳其的反对派、甚至可能在败选后诉诸武力镇压。

事实上,恰普塔伊的部分预言已经应验。例如,厄多安政府2022年10月颁布《反假新闻法令》加强媒体言论管制,让政府拥有权力以空泛、缺乏明确法律定义的「假新闻」为由拘捕记者,移除报导甚至关闭媒体。

又例如,2022年12月14日,共和人民党的伊斯坦堡市长伊马姆奥卢(Ekrem İmamoğlu)就2019年批评前土耳其最高选举委员会是「蠢蛋」一事,被充斥着厄多安派系人马的土耳其法院判刑两年零七个月监禁,以及剥夺参政权。虽然伊马姆奥卢在理论上仍可上诉,但被誉为厄多安竞逐连任总统的最大竞争对手的他,已宣布不会参加2023年的土耳其总统大选,逼使反对阵营要另外再推选一名共主,变相可能再生争执。

还有2023年1月5日,人民民主党被土耳其法院以与可能「恐怖分子有联繋」为由冻结银行户口,直至其被控「非法勾结恐怖组织库德斯坦工人党」的官司完结为止。厄多安政府采取一连串摆明打压反对派的行动后,还宣布把原定在6月18日举行的大选提早至5月14日举行。

直至现在,土耳其反对派阵营仍未就协调总统候选人一事达成共识。厄多安提早举行大选的举动,可进一步减少各主要反对派进行协调、以及规划选举安排的时间,为自己创造更多优势。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土耳其在2月6日爆发规模达7.8级的大地震后伤亡惨重,但厄多安仍坚持在今年5月举行选举,可见他认为这个安排对自己是有利的。

西方在2021年10月向厄多安施压要求释放异议人士卡瓦拉(Osman Kavala),厄多安一度以驱逐西方十国的大使作回应;2022年12月28日,土耳其上诉法院维持卡瓦拉终身监禁的判刑。图为一名艺术家在土耳其街头高举卡瓦拉照片。 图/斯德哥尔摩自由中心

厄多安在土耳其国会。 图/法新社

简言之,由于政治对抗愈形激烈、以及执政权力在厄多安任内的扩张程度,不论对厄多安还是对土耳其反对派而言,2023年土耳其总统大选都是许胜不许败。落败的一方将极有可能落得任人宰割的厄运,更会随厄多安进一步扩权而受到更严厉的打压,甚至遭受人身自由的风险。

过往几个月,土耳其国内民调支持度欠佳的厄多安已按捺不住率先出招,务求在内政外交方面争得竞选筹码。未来数个月,他在内政外交上可能还有连番大动作,为即将来临的土耳其大选增添「终极一战」的气氛。

2月6日土耳其和敍利亚不幸爆发伤亡惨重的规模7.8大地震,令本已满城风雨的土耳其再添紧张气氛。灾难面前,人道主义理应高于一切,不过土耳其政治选举愈趋迫近。

考量受害最严重的地区大多是反对联盟在上次选举有优势的地区,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那些地区的选举顶多也只有小胜纪录,此时值得观察的是,土耳其政府救灾表现有无可能直接改写选举结果?而正在进行的救灾善后工作,又会不会被厄多安高度政治化?

土耳其政府救灾表现有无可能直接改写选举结果?而正在进行的救灾善后工作,又会不会被厄多安高度政治化?图为厄多安在地震灾区视察。 图/欧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