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蓄势破圈——临沧市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观察
澳洲坚果树苗生长期,镇康县无人机接线员忙碌地接单;永德县“产研小院”里,无人机正在起飞;直播间里,村民借助互联网介绍自家的优质农产品;一户户农家乐里,村民们正忙着招待四方来客……
近年来,临沧市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生态由产品集聚的“小特产”转变为生产要素集群的“大产业”。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220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8个国家、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临沧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7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万元,同比增长8.3%。临沧农业发展以“特”突围,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强势崛起。
农文旅融合
打造“诗与远方”临沧版
气候温润适宜,风景清新如画,四季果蔬不断。
在永德县勐底农场社区,枝头硕果累累,果香弥漫。永德县7月份举办的“绿色山水·宜居永德”2024永德芒果之乡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芒果节期间,来我们山庄吃饭基本上都要提前预订。”德党镇户乃村龙洞塘山庄负责人罗勤说。据统计,7月5日至7日,芒果节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消费约4000万元。近年来,永德芒果节的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也从区域走向全国,“果香永德”品牌逐渐打响。
冰岛清幽云雾绕,勐库茶香漫山腰。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借冰岛茶之盛名打造专业茶旅线路,让游客感受双江古茶树的魅力。
清晨,走进双江县荣康达乌龙茶庄园,空气中茶香幽幽,水雾弥漫于茶树间,二者相互融合,令人陶醉。深度茶山行不仅让游客领略到美丽的茶园风光,更增加了茶农的收入,为双江县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芒见自然村依托山水如画的景色,发展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稻香渔歌”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沧源佤族自治县芒阳村依托佤族文化,建起了农家乐、农家客栈,建设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带;临翔区邦东乡抢抓“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机遇,发展沉浸式、体验式乡村旅游;凤庆县箐头村联动周边村寨合力打造“茶花节”品牌,吸引八方游客,实现旅游收入约600万元……
临沧市率先启动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翁丁、安石、允俸、公弄4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乡镇15个村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镇、名村,7个村被评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和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2023年,临沧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3.92亿元,同比增长17.94%。
临沧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将农业生产与文化传承、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临沧样板。
政府搭台背书
小产品牵手大市场
“我手里的这款是2013年的小户赛,入口是红糖粉般的糯甜之感,没有一点苦涩的味道。”在“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间里,主播周琦说起茶来如数家珍。
过去,市场上部分商家以次充好,损害了消费者、茶农利益和冰岛茶声誉。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双江县成立了“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电商直播平台,这是“勐库大叶种茶”区域公共品牌下建立起的以政府信用背书的品牌联盟,为本地茶企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一座值得信赖的交流桥梁。2023年8月开通上线,2024年7月上旬销售额超4100万元,复购率高达90%。
凤庆滇红茶有着悠久历史。2021年起,凤庆县成立滇红茶产业联盟,协调推动联盟企业与一批茶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凤庆滇红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2023年,凤庆实现茶叶综合产值77.74亿元,茶农人均收入6742元,同比增长11.65%;实现茶叶税收1453万元,同比增长65.87%。
产业联盟、品牌联盟的成立,有效破解大品牌小效应、大产业小市场、大资源小收益等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打造农业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镇康县咖啡种植历史悠久,属全省重点咖啡产区之一。2016年起,因国际市场低迷,咖农管护积极性降低。2023年,镇康引进云南镇康哈里咖啡庄园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咖啡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往全球的全产业链贯通,解决了咖啡销售渠道不畅、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让边境咖啡对接大市场。
大道延伸,拉近城乡;铁路交错,连接繁华;桥隧越岭,突破天堑。交通日益便捷,人们“走进来”和“走出去”都更为轻松。
临沧采取多种形式推荐“绿色临品”,助推临沧优品“下山、进城、出海、上网”。举办临沧(凤庆)红茶节等活动,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来”参与临沧产业发展,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服务企业直播销售,提升“绿色临品”的知名度。
临沧市主动对接国内、省内大宗农产品销售企业和互联网产销平台,帮助农产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基本实现省级龙头企业县级全覆盖,市级龙头企业乡村全覆盖。2023年,临沧累计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9.74亿元,净增54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314户,登记注册3024户农业企业,累计注册登记39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5135个家庭农场。特色农产品搭上了电商的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院士专家助力
“土特产”华丽转身
新质生产力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临沧广袤的田野。
在永德县德党镇产研小院上空,一台台多光谱无人机一掠而过,就能获取到鲜花的表型状况。“凭借这套无人机表型测定系统,不仅能快速了解到病虫害情况,更让鲜花的性状直观地呈现在眼前,从而进行品种筛选。”春城产业导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说。
2022年,永德县引入李淑斌月季育种团队,建立“产研小院”暨乡村振兴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通过建设香水月季种质资源基因库、种子保育大棚和高端温室大棚,将选育出来的永德月季在大棚里面进行切花种植,最终切花月季将以“永德月季”的品牌向全国发售。
如今,在永德县城区主要街道已示范种植李淑斌团队培育的月季,盛开的月季让永德县变得越来越美丽,也辐射带动企业和农户实现共同增收。2023年,“产研小院”孵化的4个研发中心总产值近1亿元,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收获50万粒月季杂交种子,带动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在澳洲坚果生长的关键时期,镇康县澳洲坚果种植基地的无人机作业团队正在开展叶面施肥与病虫害防治飞防作业,为澳洲坚果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临沧市具有发展坚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2023年,临沧市依托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院校,成立了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研发攻关队,把100多名科技人员集中统筹起来,选定临沧市7个坚果试验示范点,深入田间地头教授坚果修剪、施肥、保果、防病虫鼠害等技术方法,让技术落到果园,从根本上提升坚果品质。
近年来,临沧市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构建“院士专家团队+市级科技人员+县(区)级科技人员”的科技服务体系,持续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推进茶、糖、果等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同时,加强与省内外涉农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联系。2023年共发布64个次主导品种、45项次主推技术,建设27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开展40场次年度主推技术展示示范活动,培育30个科技示范主体,招聘78名特聘农技员,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60.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
无论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还是借助无人机为传统农业增添动力,抑或发展绿色、有机的高端农作物,临沧农业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正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管理华丽转身。
短评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成为与东北大农业、江浙精细农业、都市农业并列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又一典型模式。作为农业大市,临沧市也曾陷于“样样有、样样好、样样少”的窠臼,如今秉持“专精特新”理念打造“土特产”大文章,并重视科技赋能,临沧市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逐步完善,农文旅融合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
临沧地处边疆却能放眼四海,不断探索有效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划出高原特色农业突围破圈的闪亮轨迹。
云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隋鑫 记者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