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地摊经济 重现清明上河图荣景

报社

扫描QR code参与线上讨论

地摊经济成为大陆热点话题,起源是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他在考察山东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烟火,和「高大上」都是中国的生机。随后,大陆多个城市开始解封地摊行为,市场也反应积极,多个与地摊有关的企业股票接连涨停。当然,争议声也随之而来。

地摊经济在大陆并非新鲜事物,改革开放之初,不少人正是通过「摆地摊」开启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成为了大陆后来蓬勃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但地摊经济近几年大幅减少,一是由于地摊成为「脏、乱、差、吵」的代名词,成为各地城管部门清理对象。二是城市建设趋向规范化、高大上化,地摊的气质似与之不相符。

疫情之下,地摊卷土重来,并进入了决策层视野。既是因为疫情冲击下,大陆低收入群体需要维持生计的需求被看见,也是因为地摊经济蕴含的活力创造力被鼓励和宽容了。从这个层面来说,对地摊经济的新许可,体现了人本关怀和时代进步。但让地摊经济走得更远、更好,需要主管官员悉心呵护,政策更要精准周延

首先,要开放、创造更多岗位和管道,让民众放心「摆摊」。大陆虽然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仍有大量的社会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李克强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大陆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人民币。这些群体恰恰受疫情冲击最直接、最严重,最需要政府照顾。通过合理放宽地摊范围,无论是线下还是在线,都利于拓宽他们的致富管道来维持生计,走出艰难时期。作为门槛最低的市场活动,地摊经济在疫情下承担着社会失业缓冲阀的作用,助于脱贫和小康。成都近日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就有10万人就业。微信支付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也为众多在线线下小商家提供支持。

第二,创新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方式,让地摊有秩序、有诚信、安全、有活力。对地摊的争议主要聚焦在地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新地摊经济能否永续存在,满足供应与需求双方的需要,取决于地摊能否呈现新的面貌。这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创造灵活、人性化的治理方式,也需要地摊从业者从自我做起,提高素养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不缺高大上的东西,恰恰少了一些烟火气。其实,夜市的烧烤、晨间包子铺街边古玩新品等等,最能抚慰凡人心。本就扩大的阶层差异加上疫情期人际交往的疏离,可以通过地摊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交换,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缓城市压力、缓和社会冲突,让生活更和谐、暖心。

从这个层面来说,让地摊摆好是对一座城市包容性人情味的呵护,也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前几年北京清理所谓低端人口一度引发舆论发酵,其实,北京城市精神中就有「包容」一词。当然,各地情况不一,要因地制宜,但共同点是,不要一刀切,要平衡各方需求。

第三,将地摊经济的短期之需与中长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地摊既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大陆经济盘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大陆个体工商户截至2018年底已超过7千万户。他们是最基本的市场元素和活动分子蕴含着活力和创造力。近些年大陆风生水起的夜经济、文创产业因疫情按下暂停键,地摊经济可以与之深度结合成为新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增长点。上海市已经着手建设首个园区主题夜市。

台湾的地摊经济发达多元。以夜市代表的地摊经济对陆客来说是一大风景,可以体味风土人情,往往留下难忘记忆。经过多年摸索,台湾的地摊管理在摊贩、警察、民众之间大致取得了平衡。摊贩自治会也是很好的经验,利于妥善解决摊贩间纠纷、控制环境污染等。台湾经验可以在大陆有所借镜

1千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京的繁华景象,每个人都在其中有自己的角色、乐趣和收获。此番地摊经济重新登场,何尝不是再绘《清明上河图》的时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