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体系改革

作者:沈洪兵(国家疾控局局长)

一、最关键的机制创新

补偿激励机制(保障与激励相结合)、医防协同机制(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管监督互相制约机制)、考核评估机制、人才发展机制

二、更加重视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

(一)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1.创建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门诊、药房等多渠道信息综合系统。

2.病毒变异监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病例报告监测、聚集性疫情监测、城市污水监测系统。(核酸、抗原检测监测、医院重症和住院病例监测......)

3.推进与公安、工信、移民、海关、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系统联通。

4.实现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监测信息同步,实行共享和动态更新。

5.完善预警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

(二)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能力。(疾控机构能力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利用现场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数字流行病学等理论和技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三公(工)”协同的流调溯源机制如何保持?常态化的机制)

2.组建和储备数量充足,区分梯次的流调队伍。

3.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疫情实时展示和趋势预测研判的能力。

(三)提高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衡量疾控机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1.分级分类分区域加强疾控机构检验检测技术能力,特别是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及分析能力,强化技术操作规范和生物安全培训。

2.统筹规划公共卫生实验室网络,以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为主体,由医疗机构检验科、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研究机构等共同组成。

3.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应用。国家层面:P4、P3实验室,重要理化和毒理实验室。省级层面:-P3实验室。地级市、县(区)和口岸:-P2实验室。

4.建设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疾控局重点实验室、省级参比实验室和区域性特色实验室。

(四)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决策体系。

1.政府主导的多部门联防联控应急指挥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

2.主动作为。及时研究提交应急指挥、部门协调、职责分工等应急处置建议,供政府决策参考。

3.明确不同级别响应的启动标准和流程。

4.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实用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约束性。

5.定期开展不同场景下的应急处置培训演练,提升规范化应急处置能力。

(五)提高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能力,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

1.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新时代疾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构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加强区域健康相关领域信息资源整合和协同共享。

3.大力提高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管理、分析、报告和决策能力。

4.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完善涉及居民隐私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六)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技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1.加强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产品、药物及疫苗等领域的持续性攻关。

2.设立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安全科技创新专项,重点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核心防控技术和干预措施研究。

3.布局区域性公共卫生中心和区域性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加快完善平急结合的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

三、疾控改革今后非常重要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HIV/AIDS、结核病、乙肝防治任重道远;

(二)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任务艰巨;

(三)布病依然高发,流行性出血热等局部高发;

(四)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等南方省份暴发风险高;

(五)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季节性高发;

(六)境外传染病传入风险增加;

(七)新发传染病仍时有发生。

四、我国传染病防控战略框架

(一)重大传染病

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国家有控制目标和控制规划(项目)。

(二)国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

通过儿童免疫接种,使发病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风疹等。

(三)重点防控传染病

甲类、危害较大的乙类传染病和境外输入传染病等,有效控制疫情发生和发生后的规模。

(四)其他传染病

暴发时要做好积极应对工作,炭疽、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和流感等。

(五)新发传染病(含生物恐怖袭击)

监测、发现、确认与早期预警,暴发应对,持续的大流行准备......

五、新时期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过境卫生检疫法)。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一个健康”框架下开展多部门多层次协作。

(三)提供专业机构核心能力。监测预警、调查和分析、实验室检测、应急处置、物质保障。

(四)强化防控措施落实。疫苗免疫、媒介控制、隔离/检疫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等。

(五)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减少传染病发生。

(六)加强科学研究。基础、应用型、战略。

(七)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用对合作,提升海外传染病监测和应对处置能力。

六、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直报,甲、乙、丙三类41中疾病)。

(二)重点传染病监测(麻疹、疟疾和登革热等)。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四)病媒生物监测系统。

(五)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

(六)哨点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监测、性病监测等)。

(七)实验室监测系统(麻疹、脊灰、流感等)。

(八)救灾防病信息管理监测系统。

(九)寄生虫病监测。

(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

七、我国传染病监测的类型和目标

(一)流行或暴发监测(新发、传统传染病暴发)。

(二)发病/患病监测:艾滋病、结核病、丙肝。

(三)传染病防控实施效果监测:乙肝、麻疹。

(四)病原变异动态监测:流感、流脑、新冠等。

(五)抗生素耐药和医源性感染监测。

(六)应急监测:鼠疫、霍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