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向海要健康”之路

转自:人民政协报

全球首支“重组戊肝疫苗”、全球首个用于乙肝临床治愈的人工干扰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连续3年营收过千亿元……当前,厦门市正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是厦门市确定为重点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群)之一,是厦门新质生产力名片。坚持同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围绕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近年来,厦门市政协委员持续建言献策、履职尽责,助力推动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厦门市是我国最早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的地区之一,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仍存在医学科研基础较薄弱、科研创新成果开展临床实践及应用推广力度还不够大等短板。”厦门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厦门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杨军介绍说。为此,2023年厦门市两会期间,农工党界别提交了《关于加强医企协作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科研水平双提升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夯实科研基础,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备案临床试验机构;加强医企合作,建设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立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

提案承办、会办单位厦门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将提案办理与工作融合推进,设立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多项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基础研究项目;出台《厦门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以真金白银扶持壮大产业集群,如创新药研发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改良型新药研发最高可获1500万元奖励等。此外,成立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下设医药临床研究小组、医药应用推广小组,市属市管医疗机构成立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工作组,推动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临床研究对接机制,加强医企深度合作;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制定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工作方案。

厦门还在全国率先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机制,在厦门行使省级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审批审评权限。通过一系列措施举措,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痛点及堵点,促进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科研水平双提升。

厦门是全国首批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围绕海洋生物医药的研发和生产,农工党厦门市委会也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分别提交了《关于大力加强海洋生物制药研究推进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优标准强引擎赋能厦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等,助力厦门深耕“蓝色药库”领域、拓宽“向海要健康”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