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代糖,跌落神坛
糖有害健康,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于是,就有了代糖。
各种代糖被广泛用于各种食物,以减少糖和卡路里的摄入。但人们对它的担心从来没有消失,一些谨慎的人因此选择天然来源的代糖。
但最近权威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1],赤藓糖醇这种以往认为安全可靠的天然代糖可能并不安全,它可能会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糖醇类甜味剂可能是很多人的“代糖”启蒙,比如口香糖里的木糖醇、月饼的麦芽糖醇等,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吃过的。
糖醇是部分水果、蔬菜、发酵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甜味剂。比如苹果、李、杏、梨等水果中有比较多的山梨糖醇;木糖醇在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含量比较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糖醇算是相对比较“天然”的甜味剂,安全性高,各国都没有对食品中添加糖醇的量作限制,一般可以按实际需要使用。
而赤藓糖醇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在热量、升糖能力、肠胃耐受性方面都更有优势。
赤藓糖醇的甜度大概是蔗糖70%,但它的热量不到糖的5%,是能量最低的一种糖醇。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赤藓糖醇是可以按0热量标示的糖醇。
赤藓糖醇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不会影响血糖,GI值是0。
而且,赤藓糖醇的耐受性比其他很多糖醇好,不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怪不得有人把赤藓糖醇称为“完美”代糖。
但谁能想到爆出了那么大的负面,一起来看看这项让赤藓糖醇跌落神坛的研究说了啥——
整个研究看下来,就像在看一部侦探小说,一环扣一环,一个线索引下一个线索,很精彩。
1.发现
研究人员先是在一千多名接受心脏病风险评估的患者做了调查,发现血液中多元糖醇的浓度、尤其是赤藓糖醇的浓度,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梗、卒中、心力衰竭等)有关。
经计算,与血浆赤藓糖醇浓度最低的一组人相比,浓度最高组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了195%。
▲相比浓度最低组,最高组(蓝色)3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2.验证
接下来,他们又在美国和欧洲找了近3000人,专门针对血浆赤藓糖醇浓度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验证了之前的发现:赤藓糖醇果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联!
经计算,与血浆赤藓糖醇浓度最低的一组人相比,浓度最高组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了80%(美国)和121%(欧洲)
3.找原因
赤藓糖醇到底做了什么?研究人员推测,赤藓糖醇可能对血小板做了什么。血小板跟凝血功能有关,凝血功能增高,就会提高血栓的形成。
他们做了一些体外和动物实验,发现赤藓糖醇能显著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栓形成。
▲与生理盐水相比(蓝色),赤藓糖醇显著地促进了血小板凝聚。
▲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相比,赤藓糖醇能够显著加快血栓形成和缩短颈动脉损伤后血流停止时间。
4.等等,还没"结案"
看到这里,吃过赤藓糖醇的小伙伴肯定要问了:无糖食品里的赤藓糖醇,有多少会进入到我的血液中?
研究人员也做了调查。
他们给8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喝了一杯含30g赤藓糖醇的饮料,然后持续观察他们血液中的赤藓糖醇浓度。
结果发现,30分钟后志愿者血液中的赤藓糖醇浓度涨了一千多倍,并且之后的2天里,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浓度。这个浓度,超过了前期研究中发现的会引起血小板凝聚的浓度(4.5~45μM)
▲一次摄入能造成很长时间的血浆高水平,并且超过了引起血小板凝聚的最低阈值
早期的研究发现,赤藓糖醇在小肠易于吸收,约有80%~90%可以进入血液循环,但它们不会被消化分解,而是经过肾从尿液排出体外[2,3]。
从最新的这个研究结果来看,赤藓糖醇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不短呐。
当然,这个研究还不足以给赤藓糖醇盖棺定论。研究者也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赤藓糖醇与血栓风险增加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对于那些和这项研究的研究参与者一样,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可能该避开赤藓糖醇了。
参考资料
[1]Witkowski, Marco et al.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Nature medicine, 10.1038/s41591-023-02223-9. 27 Feb. 2023, doi:10.1038/s41591-023-02223-9
[2]Arrigoni, Eva et al. “Human gut microbiota does not ferment erythritol.” 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 94,5 (2005): 643-6. doi:10.1079/bjn20051546
[3]Kawano, Rena et al. “Erythritol Ameliorates Small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High-Fat Diets and Improves Glucose Toler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vol. 22,11 5558. 24 May. 2021, doi:10.3390/ijms22115558
[4]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J]. 中国食品学报, 2022, 22(12):8.
[5]https://efsa.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2903/j.efsa.2010.1650
[6]Oku, Tsuneyuki, and Sadako Nakamura. “Threshold for transitory diarrhea induced by ingestion of xylitol and lactitol in young male and female adults.”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 vol. 53,1 (2007): 13-20. doi:10.3177/jnsv.53.13
编辑 | 山楂
设计 | 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