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解南海争端 以对话代替对抗

旺报社评

菲律宾、加拿大、美国及澳洲7日首度在菲律宾主张的南海专属经济区(EEZ)内举行4国联合军演,以强化彼此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此前菲律宾与日本在南海举行「海事合作活动」演习。在南海争端上,菲律宾与美日加澳共同应对中国在南海行动,南海的对峙有愈演愈烈之势。

菲日加美澳 针对中国

菲律宾于1999年将二战时期登陆舰「马德雷山号」搁浅在南海仁爱暗沙,以强化对仁爱暗沙的主权声索,近期为加固日渐锈蚀的船体,形成与中国冲突的导火线。大陆为反制菲律宾在仁爱暗沙加固「马德雷山号」,6月15日依据《海警法》公布施行《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大陆海警船随即在6月17日与菲律宾运补船在仁爱暗沙海域爆发冲突事件。

然而,菲律宾的加固作业未就此缩手,据彭博社报导,菲国军方已完成任务,「马德雷山号」将能继续存在10年左右。对此,菲国主张维修属「人道行动」,以改善舰上人员生活条件,但大陆外交部认为,菲律宾宣称运送日常生活补给品到「马德雷山号」是「彻底的谎言」,菲国执意永久占领仁爱暗沙。双方歧见难以妥协,菲律宾不会罢手,中国更不会认输。

中菲虽在7月初于马尼拉召开「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九次会议」,双方就补给问题达成「临时安排」,以缓解南海紧张,但对话协商未见成效,菲律宾故伎重施,试图加码对仙宾暗沙的实际控制,形成另一「船舰搁浅」(坐滩)事实,扩大在南沙群岛的存在。

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得到美日及澳洲的支持,自去年11月以来,在南海多次实施与美澳的联合巡航等海上共同行动,4月及6月分别由美日菲澳及美日菲加开展4国间的MCA演习。菲律宾海军宣称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而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集体支持」,但美国联合日加澳等域外国家在南海与菲律宾的共同行动针对中国不言可喻,凸显军事干预的可能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呼吁中国遵守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停止「危险及破坏稳定的行为」。布林肯表示,美国仍然对中国在争议海域的行动「深感关切」。中国认为美国支持菲律宾挑战中国的南海岛礁主权,意在对抗中国的崛起,而非着眼南海秩序的建构,更无助于菲律宾解决与中国的南海岛礁争端。

订南海准则 共同遵守

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安全专家库柏认为,美菲正「一点一点逼近」援引共同防御条约第5条,即要求两国「面对共同危险」。美国虽对中菲在仁爱暗沙的冲突审慎保持距离,避免被直接卷入,但美国主导的密集MCA演习可能使美国在争端导致的擦枪走火中难以置身事外,升高美中冲突的风险。

在菲加美澳MCA演习同时,中共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空域组织联合战巡,进行反制。中、菲不断升高灰色地带行动,使南海成为较台海更接近冲突的军事热区。在去年11月的旧金山中菲首脑会谈中,小马可仕向习近平表示,「没有人想开战」,但印太各方近年来在南海的频繁军演解决不了争端,只会升高紧张,使印太国家陷入军备竞赛,不仅无法建构小马可仕总统言下的「缓解南海紧张局势的机制」,更排挤东协国家经济发展。

对于南海争端,2017年东协与中日韩外长会谈时,曾呼吁各方,「在军事行动及扩大活动方面保持克制」,但如今「航行自由」犹似「抗中」潜台词。惟有扩大对话,将美国与两岸纳入《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形成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南海行为准则」才是正道。其目的在实现相关国家相互的克制与信任,而非领礁主权归属或海域划界问题,以避免陷入零和博弈。

主权不可退让,但海域可以共享,应在未来的「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中议定南海的非军事化路径,落实国际法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障的航行自由,维护海洋生态,共享海域资源,使南海的国际水域开放成为印太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基石,而非火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