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陆委会「赵立坚化」的悲哀
社评
论坛」的演讲,用「自欺欺人」、「无权置喙」、「虚伪两面」等强硬措辞指责对岸。自蔡政府2016年上台以来,张小月时代的陆委会不乏善意,陈明通任内也没有太多恶言相向,反倒是邱太三先是猛吹「春暖花开」和风,如今却模仿起大陆外交部「战狼」发言人的口气了。
若从绿营角度思考,随着北京对蔡政府愈来愈不客气,再加上近期先有「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再有挖角我邦交国尼加拉瓜,共机又绕台绕个不停,陆委会作为两岸专责机关,当然有义务对中共「硬起来」。但这种简单逻辑下的「反制」,显然本末倒置,「战狼化」更是错误思维。
首先,大陆对美向来是软硬两手、斗而不破,赵立坚只不过扮演其中一面,另一面则是其他部门向美方企业界、财经和气候团队频频示好,两国军方高层还保持沟通。其次,赵立坚的「战狼风格」有北京最高层背书,更有十几亿大陆民众作为后盾,进攻退守应对自如,留有灵活空间。
民共互信脆弱众人皆知,但两岸经贸、社会交往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也是所有人都难以否认的事实。然而,蔡政府对大陆根本没有「两手策略」,上任初期还勉强做出一些姿态,自川普政府升高抗中政策之后,就逐渐随美方一条路走到黑,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直到今年拜登政府缓和美中情势,也未见蔡政府在两岸政策上做出任何实质调整。反观最需要扮演沟通、善意角色的陆委会,不仅在疫后恢复两岸交流上无所作为,把所有棘手问题都推给中央疫情指挥中心「评估」,却把自己搞成「抗中作文比赛」的绩优生。可悲的是,陆委会愈来愈「战狼化」的表演,并未博得听众掌声,却沦为自言自语。
更滑稽的是,陆委会在针对海峡论坛的声明中提及,该机构「一贯的交流政策规范提醒,已有效遏阻对岸统战操作」,岂不坐实了「自欺欺人」的不是大陆,而是陆委会自己?就以12月连续举办的三场重点两岸交流活动为例,难道柯文哲市长在双城论坛上不讲「两岸一家亲」就算是陆委会「有效遏阻」了?难道两岸企业家峰会、海峡论坛上我方发言嘉宾未提及「九二共识」也算是陆委会「有效遏阻」了?恰恰相反,双城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和海峡论坛照常举办,虽然疫情阻隔、线上视讯令规模缩小,但该参加的都参加了,谁也挡不住。这时候再回过来看陆委会自诩的「有效遏阻」,实乃「自欺欺人」,让人哑然失笑。
以目前台海情势来看,台湾显然比大陆更需要维持两岸民间的交流互动、扩大两岸之间的缓冲地带,但蔡政府一概将所有两岸交流提升到「防堵统战渗透」的政治高度,无异于自毁长城。美方近期不断警告,大陆武统台湾的机率不断上升,除了政治考量外,最重要的是基于美方已经认识到中共军力已逐渐形成台海反介入能力,付出较小成本即可武力夺台。换言之,「打或不打」已经不再是能不能打的军事、技术层面问题,而是成本与代价的政治决断问题,就在中共领导核心的一念之间。
近几年「和统」在大陆民间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在菁英层也有创造机会「顺势拿下台湾」一举赢得对美战略主动权的想像,这里面虽有民粹、盲目乐观的因素,但对台湾人民以及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来说,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点。因为对北京而言,只要台湾不独、两岸持续交流合作,「和统」的正当性就愈稳固。
「以武遏独」与「和平统一」又是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由于蔡政府的抗中路线完全不踩刹车,北京势必以维护「和平统一」之名,采取军事、外交手段狠狠打击民进党政府,虽然表面上只针对台独、只瞄准蔡政府,但台湾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基本权益终究会卷入这场剧烈的政治风暴中,未来台湾民众的选择权也会不断缩小。
2个月前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国共高层恢复电文往来之际,曾有绿营人士笑称「留给对岸一丝幻想」,意指情势反而对民进党有利。暂且抛开政治立场,上述判断道出了民进党的心里话:两岸关系不能断、两岸和平希望不能灭。如果陆委会真的有此觉悟,就不应再做「赵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