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制度无高下 民主要珍惜
旺报社评
蔡英文总统开放美国莱猪进口决策过程引起重大争议,国内有威权复辟的批评,国外也有民选皇帝的嘲讽,绿营政治人物与媒体则一律扣上中共同路人或「红媒」大帽子,认为这些人士和媒体贬抑台湾民主而不去抨击中共政权,更霸道的说法就是,即便查水表、关电视台、禁童书、审查书籍、政府机关东厂化,台湾依然比大陆自由,台湾民选制度优于中共威权体制。
因封面「英皇照」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亚洲周刊》高层,曾是长期关心台湾民主运动的香港侨生,文章受访者包括陈水扁、吕秀莲前正副总统及民进党创党元老,《中国时报》对于自由民主的坚持,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民进党于1986年9月28日成立时,《中国时报》也是台湾唯一刊载该党创党消息的媒体。民进党执政后,却以「本土」之名将自己打造成唯一「政治正确」,所作所为都不容置疑,对批评者一概抹红。对历史的遗忘与对异见的污蔑,无法遮掩满朝新贵与一些媒体投机摇摆的事实,更何况本报扎根本土,关心民瘼,监督政府、反应舆情是天职,优先关心台湾民主政治的持续与完善当然是第一要务。
将台湾民主制度与大陆威权体制相比而沾沾自喜,是不求长进,更是错误类比的逻辑谬误。两岸不是制度竞争而是制度选择的差异,从体量和规模的悬殊而言,台湾是在跑百米,讲求爆发力;大陆则有若马拉松,要讲究配速和补给,才能行稳致远。
台湾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制度有优劣之分,世上只有西方民主才是好制度。殊不知,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在自己的土壤上,根据地理位置、社会条件、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所成长出来的,其过程充满曲折、妥协甚至扭曲。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
中国是一个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与10多国领土接壤,其中还有拥核国家;众多人口集中在不到1/2的土地,而广大的边疆散居少数民族,其中还有的与他国同文同种,中国人文地理之复杂、国际环境之险峻世上少有。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总结,认为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必须采取社会主义革命来救中国。中共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一路走来错误难免,颠簸不断,但结合经验,记取教训,国力渐强,社会小康。至于制度好恶,见仁见智。
去年底长期旅居英国,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华裔钢琴大师傅聪,不幸因新冠肺炎过世,他曾获得1955年萧邦钢琴大赛第3名,成为首位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音乐家。获奖后他却出走英国,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回到大陆演出。他的出走有国仇家恨与个人生涯等复杂因素。现今大陆年轻一代音乐家如郎朗、李云迪在国际乐坛取得各种成就与荣耀者如过江之鲫,却再也罕闻滞外不归者。同样的执政党、同样的体制,但对于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经历国外求学游历之后,最后选择回到大陆,就表示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与衡量标准。
台湾民主之路并非从党外运动与民进党创党开始。日据时期就出现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筹组政党和短暂的大正民主时期,启蒙台湾人民的民主意识。国府迁台虽然戒严,却同时开启地方自治与基层选举,国会与行政院间实行「不完整的宪政制度」,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指导式民主」。蒋经国革新保台开始扩大民主功能,加入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为日后李登辉的宁静革命奠定基础。台湾已经走上民主不归路,断无回头的必要,更无须五十步笑百步趑趄不前,只有自我完善,力求进步。
衡量政治的标准永远不是只有一个面向。生活品质、治理能力、社会和谐、领导素质、决策品质、行政效率等等都是政治制度成就的面向。每个社会根据自身的条件与价值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制度选择,其实并无绝对优劣高下之分。制度宜人则近悦远来,苛政猛于虎的失败国家则离心离德。既然自诩民主进步、自由开放,就要有民主进步自由开放的样子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