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颢中/令人如坐针毡的《高年级实习生》
▲劳勃狄尼洛饰演的班,以年长的智慧赢得主管茱儿(安海瑟威饰)的信任。(图/翻摄自WarnerBrosPicturestw Youtube频道)
《高年级实习生》(The Intern),剧本俗套生硬难看不说,整部片所透露的讯息都令人坐如针毡。
电影环绕着七十岁的退休员工班(劳勃狄尼洛饰),在应征上时尚购物网站的实习生职位后的生活。老家伙个人自信之重建,来自于必须7点提早进办公室收拾桌面,不能比老板早离开办公室,主动干粗活儿,要比他人更勤奋、认真、上进以得到主管与资方的赏识,甚至还得像个弄臣般,习得老板喜爱的眨眼睛频率以讨欢心,片中那些桥段是用以展示幽默,其实都叫人鼻酸。
先不考虑片中的「银发族实习计划」到底有薪还无薪吧,除了公事还有私事,包含帮老板接送小孩、处理老板误寄给母亲的电邮、请假时段公园打太极拳也必须搭理老板、清晨未醒得随时on call准备上班开车...电影中的个人友谊(智慧长者提携青年创业家)图像,遮盖的是两者阶级角色的不同,也就是班在他这一生,生活与劳动累积的智慧,被转移与贡献给新的雇主,为她所取得跟利用。
根本问题是,班为什么要参与实习计划?
▼电影中,班是公司里的全能智慧王。(图/翻摄自WarnerBrosPicturestw Youtube频道)
70岁的班退休后,有了绝对的「自由」(一度感觉像是翘班),但是这个绝对的自由也是不自由,因为他没有「自己」了,脱离了构成「自己」所赖以维系的劳动与生产关系,就没有自己。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主体」就是在生产关系当中构成,也就是劳动。所以必须持续劳动,这是矛盾也是吊诡,一方面是被强制夺取劳动剩余成为无产阶级的剥削过程,一方面也是透过劳动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跟地位。
所以,班,在电话簿生产线上工作了40年,有着高度的劳工认同,回到了旧工厂厂址──如今是时尚购物网站办公室──工作,但这个劳工认同只是停留在劳动的成就感与缅怀上,而没有上升到任何阶级处境位置的理解,在这里,劳工认同的内化反而是一种奴化,一种自愿与自我的奴役。
这让我联想到一些文史或文化工作者,经常以「劳动痕迹」为左翼的符号跟象征,问题在于,抽象化谈劳动、劳工美学,不一定跟左翼有关:勤奋上进的个人主义竞争观念,也可以是一种劳动痕迹,正如同班记忆中的电话簿工厂跟时尚成衣业之空间叠影,鲜明如是,浪漫如是。
最后,本片也侧面凸显了一些已经日常化了的女性主义批评套路的庸俗与不足。
▼下班后还要陪伴主管,可怜的班。(图/翻摄自WarnerBrosPicturestw Youtube频道)
茱儿(安海瑟威饰),一个标准的事业女强人,与他全职奶爸的丈夫。如果性别角色对调,换作为先生只顾工作、业绩,而放弃家庭小孩,就是女性主义话语的典型批判对象(只给钱而不陪伴且没有情感付出),这时候,女性(在家相夫教子的妻子)位置追求性与情欲出口与自主,不仅可以获得同情,通常还被喻为具有解放潜力。
反过来,在片中,影像叙事则提供了全职奶爸之出轨严厉的道德谴责,是家庭价值(两人忠贞关系与下一代抚育照顾责任)的威胁者跟破坏者。标准看似不一致,却也一致,就是批判驯化男人,以打造「新好男人」主体。
好莱坞通俗电影的性别平等想像,也是我们今日一般的性别平等想像。
●作者王颢中,苦劳网记者,本文获得同意刊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