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不应成为微“毒品”
微短剧又上热搜,这次是因为消费陷阱。
近期,微短剧订阅割韭菜、掏空老年人钱包、收割中低收入群体等现象引发广泛讨论,精准设置的付费卡点、默认开启的“自动解锁下一集”,以及衍生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套娃消费等问题,让无数消费者掉进氪金的无底洞。
微短剧本质是一种新型互联网文化产品,从剧本到拍摄到投流都有成本,以付费解锁的方式完成商业化循环,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可厚非。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在规范之内,换句话说,付费不是问题,跑偏的付费才是问题。
内容市场,奉行“以德服人”,但微短剧就像是“不讲武德”的泥石流,瞄准观众的情绪,开启降维打击。
纵观当下微短剧市场,除少数精品剧集外,更多是靠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快感轰炸,以及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的免费设置,挑动观众的消费冲动。
微短剧不再奉行传统的内容驱动消费法则,而是本末倒置,消费优先。
常规操作是剧情里加爽点,微短剧玩的是爽点里加点剧情,内容自然沦为赚钱的工具,后续密集设置的反转,也成了消费的潘多拉魔盒,为自动续费、套娃消费等套路培养了一个温床。
人们对于微短剧的评价都是又土又上头,一边嗤之以鼻,一边欲罢不能。
归根结底,微短剧做的是情绪的生意,以“人们缺什么就造什么”的刀法,擦着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的边,快准狠地塑造一个又一个霸总娇妻、赘婿逆袭、豪门恩怨的老套故事。
但“爽”过之后呢?不过又是一个灰飞烟灭的幻想,又浅薄、又苍白。以至于有人形容,微短剧已经成为一种快节奏生活里的新型“精神鸦片”,靠着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上瘾,成为赚钱的最好工具。
任由不良之风蔓延,微短剧难保不会从个人“伪爽文”变成社会“毒鸡汤”。去年末,《黑莲花上位手册》因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的不良价值观被全网下架。不久前,《老师不要跑》也因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而遭遇“封杀”。
针对微短剧市场乱象,监管部门正在加强治理。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曾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严肃、扎实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从长远来看,审核细则、标准的制定,以及“黑名单”等信用监管制度也不失为探索的方向。
微短剧的爆发证明了市场的存在,监管的同时也要与服务并重,鼓励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创作,鼓励精品微短剧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这样,微短剧才不至于劣币驱逐良币,微短剧产业才能“唯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