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效法律 政院主张可提释宪

行政院政务委员林明昕。(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资料照片)

立法院10日将处理《宪法诉讼法》覆议案,民进党因国会席位不敌蓝白,覆议案预料无法过关,行政院长卓荣泰9日亲上火线呼吁在野立委支持覆议。行政院政务委员林明昕透露,若覆议案被否决,法案公布未生效的期间等同法律尚未生效,是否释宪等都可考虑,也可能提「预防性权利救济」,请国人拭目以待。

翁晓玲痛批 行政院强塞歪理

林明昕的谈话透露出行政院的攻防策略,国民党立委翁晓玲痛批,行政院是强塞歪理,预防性权利救济从未出现在宪法诉讼中,这是完全颠覆过去大法官释宪的作法,执政党应该等法律生效后,声请释宪才是正轨,用任何歪理都是在破坏宪法的安定性。

行政院预见复议案今日将被否决,且在野党未邀请卓荣泰至立法院会备询,卓荣泰决定在行政院召开记者会,由林明昕及副院长郑丽君、秘书长龚明鑫陪同,说明复议理由。

卓荣泰痛批,立法院不安排行政院去报告,「绝非遗憾2字可以形容」,他强调行政院有权利、有责任要提起覆议,绝非在野立委所说的越俎代庖,为司法院提覆议,若以此说法,立法院以立法权凌驾司法,限制、规范大法官的开会与决议人数,难道不是扩权违宪、越界管辖?

卓吁支持覆议 维护宪政体制

卓荣泰认为,在野立委这次修宪诉法是对宪政体制做最大的破坏,行政院无法接受。卓荣泰强调,若支持覆议案,就是站在维护宪政体制的这一方,否则就是站在毁宪摧宪,剥夺人民宪政权力,造成错误历史的那一方。

政委林明昕指出,若覆议遭否决,宪诉法不会立刻生效,必须经总统公布、院长副署,依照宪法有10天时间可以做沙盘推演,加上总统公布后第3天才生效,而公布未生效的期间等同法律尚未生效,是否释宪等都可以考虑。

林明昕透露,司法案件有一种「预防性权利救济」,意指目前还没有实际受到侵害,但未来一定会有,且一旦发生就会来不及,因此要提起预防性权利救济,在民事诉讼称为「将来给付之诉」,这是司法诉讼的常态,所有的诉讼都有可能性,过去宪法诉讼条文没有规定,也没有否定,但大法官会否接受,须由大法官作决定。

翁晓玲说,《宪法诉讼法》第95条就已明定,只要赖清德总统一公布,法案就同时生效,根本不存在3天空窗期,并非如林明昕所解释。

不存在空窗期 在野批林说法

国民党立委吴宗宪无法认同林明昕的说法,他表示民进党是为了达到目的,牺牲法治;过去通传会(NCC)组织法修正时,是规定NCC委员连任限1次、且删除延任制度,当时立法院就被行政院摆一道,行政院拖着不施行新法,所以立法院后续修法时,都会连同日出条款一起修正,此次《宪诉法》也是,所以行政院说有三天空窗期,根本不存在。

民众党立委林国成表示,赖政府想要通过的法案就说合宪,不想通过的法案就说不合宪,话语权都在政府手上,在野因此针对宪诉法设下门槛,也规定总统要补提名人选,就是要维持宪法法庭持续运作。如今政院打算针对没通过的法案提释宪,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民进党才是毁宪乱政。

行政院先前已就国会改革案提出覆议,再加上宪诉法覆议,是在7个月内2度提出覆议,卓荣泰堪称是史上提出最多宪政救济手段的阁揆。卓荣泰强调,若非立法院扩权违宪,行政院没必要提覆议,政院是否继续提覆议案,是由立法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