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食品安全」遥不可及?
蔡育岱 谭伟恩
绝多数目前在消费市场上贩售的各种食物均面临两个困境;这两个困境的结构与资本主义强调竞争和获利的本质紧扣,也与法益失衡的贸易自由化制度相联,从而导致食品安全(food safety)成为遥不可及的目标。
第一种困境存在于各国境内的市场,是由政府、业者、消费者架构而成的三角关系。理论上,在一个有自由公平选举制度的民主国家,三方是水平互动关系,政府作为公正的依法行政机构,在消费者的卫生安全法益与业者的经济利润获益间维持平衡。但实践上,只要一国的政策过度强调经济发展,而其食物生产模式走向工业化(例如:义美、统一、大统、立光农工等等),并且消费文化强调快速与便利的饮食供应,那么黑心食品的问题就极难杜绝。台湾自今年五月毒淀粉事件开始,陆续揭露数十起食安丑闻,让食品安全继中国毒奶粉、美国狂牛症风险牛肉等事件后,再度从「宁静政治」转化为「喧嚣政治」。但可以预期,此波沸沸扬的食安风暴随着农历春节政府大规模稽查年货卖场之后,就会再渐渐归于宁静,甚至被遗忘,直到下一起新的食安丑闻被曝光。
第二种困境肇因于国际食品贸易,它是一场食品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权力较劲。上述美牛的例子,或是欧盟与美国关于基因改造食品的争议,还有去年七月美国在食品安全法典委员(the Codex AlimentariusCommission)上以政治手段设法通过的瘦肉精(ractopamine)残留值标准,都是绝佳例证。国际市场上的食品安全几乎完全是由「权力」来决定;什么添加物能用,化学药量多少,都是政治性的安全妥协,不是科学中立的卫生标准。小国如台湾,面对贸易大国如美国,往往没有说不的权力,甚至有时即便强如欧盟这样的区域国家集团,也难在消费者卫生安全法益上招架美国官方的政治压力与该国跨国食品产业的经济胁迫。
两种困境背后映射出资本市场游戏规则下被扭曲的价值观与经济活动;详言之,一个迷信经济发展才能证明政府能力的国家,一个仰赖进出口贸易维系生存的国家,很难对本国食品生产业者(其实也包含其它产业)进行严格的控管,也很难拒绝有风险性的外国食品进口。更直接地说,相较于经济利益,食品卫生安全通常不会是政府施政的首要顾念,它无法为执政者带来直接而明显的利益,却可能在短期内让政府与业界关系对立,让进口国与出口国陷入贸易纠纷,产生一种政府失能的「错觉」。
正因为如此,食品安全在资本主义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笼罩下已成为遥不可及的然而,展望未来,一个更值得台湾或其它国家留意的新风险是:被食安危机唤起的新消费模式是否也将失守沦陷?因为此种强调生产者与消费者伙伴关系的伦理型消费奠基于生产者是以家庭农业模式为主的小农,其供给能力是否能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又其是否能招架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一旦此种伦理型消费也被资本市场机制扭曲,走向工业化;或直接被淘汰,消声匿迹。食品安全就彻底成为乌托邦国度的梦想。
●作者蔡育岱,中正大学副教授;谭伟恩,政治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