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创业-物外黄铜文具 绘出情感重量

物外共同创办人杨格(左)、廖宜贤(右),说明投入文创产品设计理念。图/本报资料照片

如何让现代人关上电脑、手机,提笔感受书写温度?两个喜欢古旧事物年轻人廖宜贤、杨格,想到用沉甸甸的黄铜造笔,让人们握在手里可以体验文字重量,进而珍惜情感的连结、时间轨迹

两人在2012年成立「物外」公司自创品牌Ystudio,尝试应用金属、木材与陶瓷等天然材质,设计文具生活器物,演绎人文生活的美好,希望凝聚一群重视物品之外价值的人与精神。其中最畅销的黄铜笔,累积卖出18,000支以上。

创业并非目标,而是追求梦想的过程。」廖宜贤说,他与杨格之前在一家文创公司共事,两人比邻而坐常聊设计,都喜欢相机、摄影,在旧城区小巷子里乱窜,探讨时代变迁下被遗忘的美丽事物,希望透过设计语汇、材质,找出造型功能之外的情感记忆连结,进而描绘出当代生活方式。

起初,他们用回收相机改造为灯罩,做出一款Reborn底片相机台灯,在朋友参加的台北国际书展中展出,获得一些通路下单,随着回应愈来愈多,他们兴起成立工作室念头

杨格说,Reborn底片相机台灯是工艺品,很难量产,具展示、表演功能,有助吸引媒体打开知名度,在达到这个策略性目标后,他们改为主打文具系列,因为文具可以走入生活,不论写情书卡片都可承载情感,在亚洲市场接受度高。

黄铜文具系列的灵感,来自他们对生活的体会和关注,杨格有次写卡片给父母,见到父母开心之情,让他感受书写产生的温度;也常听到为人作保被牵连的事,多数出于轻忽签名背后的责任和影响,也让他们联想到文字的重量,并采用比较沉重、会随时间变色的黄铜为素材

廖宜贤说,物外不以设计为导向,而是希望开发出让人们好使用、甚至用一辈子的物品,尤其关注旧价值,包含制造者的工艺、使用者的情感,他们与传统工厂师傅合作,从设计到量产要花半年时间。

物外设计强调品牌,沟通的是生活型态,为避免品牌活动偏离主轴、或流于个人化,虚拟了一个目标使用者形象为指导原则:28~45岁、成熟内敛、勤于思考的男性,对生活有独到的见解与品味,从事艺术、设计、建筑、行销范畴者,物外也经常举办书写活动、器物制作工作坊,与消费者互动。

去(2014)年,物外业绩约450万元,较前年成长2倍,除了台湾,透过海外参展,销至欧、日、中等地;另开发企业礼赠品市场,客户有星巴克等企业,上(3)月参加新加坡MAISON&OBJET展,韩国知名厨具公司DANSK有意与物外合作。

随业绩成长、产能增加,廖宜贤透露,物外今年将增加人员,从两人创业走向组织化,并尝试新的表面处理工法,挑战年营收千万元的目标。

杨格、廖宜贤都是读设计的,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思维逻辑也不尽相同,两人创业从头开始学习生产、财务、品牌等,除了请教前辈,彼此有个默契,就是平行处理、沟通,从不同视角检查、讨论问题,切忌「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太想赢,就会输掉公司!」他们为共同目标努力,希望成为具代表性的台湾文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