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等:7天逆回购和LPR同下调释放什么信号?

中新经纬7月23日电 题:7天逆回购和LPR同下调释放什么信号?

作者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张丽云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7月22日,为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央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下调10bp(基点)。

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

自去年8月以来,受稳汇率与稳息差双重约束,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利率保持不变。

但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形势,逆周期措施需要加力。同时,在叫停“手工补息”逐步落地显效下,银行端负债成本有所改善,息差下行压力相对缓解;海外主要经济体渐次进入降息周期,稳汇率压力也相对减轻。

为此,在“以内为主、内外均衡”的总体考量下,7天期逆回购利率降息落地,预计将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打破长债收益率下行与预期转弱的负向循环。

同时,明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调整招标方式,也有利于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属性。公开市场招标方式包括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前者的中标价格由供需双方博弈确定,理论上有不确定性,而后者的价格是给定的。以往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价格招标,虽然中标利率大部分时候维持不变,但仍需每日开展操作释放明确的利率信号。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为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必要将招标方式优化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这也是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体现。

央行将综合施策呵护债券收益率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央行此次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熨平短期经济波动;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长期经济走势,要采用跨周期的视角评估。

在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落地下,为避免长债收益率继续出现超调,预计央行还将综合施策予以呵护引导。

一是继续喊话加强预期引导。本轮长债利率的持续下行,已经包含了对本次降息的预期,甚至有明显超调,不代表着需要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再继续走低。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提振中长期经济预期,也有助于带动长端利率的回升。

二是必要时借入并卖出国债。在7月1日宣布借入国债后,7月5日央行即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了债券借入协议,规模达数千亿元。央行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因此,若长债利率出现持续下行,央行将适时卖出国债,及时校正和阻断债市风险累积,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三是增加市场中长期债券供给。央行于7月22日宣布,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此外,考虑到三季度起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加大发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长期债券供给,减缓长债利率下行压力。

LPR报价和MLF利率逐步脱钩

LPR(Loan Prime Rate),为我国贷款基准利率,是各类贷款跟踪的“基准锚”。

2013年10月,首次推出LPR报价机制,标志着贷款利率市场化进入一个新阶段。当时的LPR主要定位为10家银行的最优客户贷款利率的平均值(剔除最高和最低水平),其参照基准为贷款基准利率,且只有1年期一个品种、报价频率为每日。不过受传统定价惯性等影响,盯住贷款基准利率的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不够,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一直无法突破,市场化程度总体较低。

2019年8月以来,为提升利率传导效率、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并间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LPR新报价机制正式推出,并进行相应优化。总体而言,LPR新报价机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利率锚(由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1年期MLF利率)、期限品种(新增5年以上品种)、报价行(数量上扩容1倍)、报价频率(固定于每月20日)以及运用管理(通过MPA和自律机制管理来强化约束)等多个方面。之后,政策层面又作出一些调整,如报价行调整过两次、发布市场调整过一次。目前报价行为20家(国有六大行、5家股份行、3家城商行、2家民营银行、2家农商行以及2家外资行)。

目前LPR是由20家报价行每月根据其对最优质贷款客户的贷款利率,按市场化原则报价,经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算术平均得出的报价利率。

LPR新报价机制推出后,截至今年2月,1年期MLF共下调7次。应该说,2019年LPR改革将LPR与MLF直接挂钩,建立了贷款市场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的联系,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此后,在2021年12月之前,每一次MLF调整都伴随着LPR调整,且从调整幅度看,1年期LPR调降幅度同MLF保持一致,5年期以上作为按揭的定价锚在当时“房住不炒”的导向下调降幅度略低。但从2021年12月之后,LPR开始出现独立调整,2022年8月以来的几次LPR非对称调整,主要在于修正LPR曲线形态、压平斜率或释放宽松信号以刺激居民购房、企业投资需求等,与MLF的同步性有所下降。

尤其是疫情以后,信贷需求收缩较快,为扩张信用、让利实体,部分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已远远脱离了LPR,出现实际贷款利率在LPR基础上大幅度减点的情况。LPR不再是贷款定价的“基准锚”,反而出现比较严重的“脱锚”,报价的质量和有效性下降。

在此背景下,LPR或迎重大改进,短期内着力于提高LPR报价的有效性,中期或逐步寻找新的“基准锚”,以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公允性,进一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多重因素推动7月LPR报价下调

在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MLF利率持稳下,7月LPR报价实现10bp的下调,或源于以下多重因素:

一是跟随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伴随公开市场招标方式转变和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其政策属性进一步强化。在此背景下,为畅通利率由短及长、由金融市场至实体经济的传导,LPR报价相应下调。

二是融资需求偏弱下,需以价的下行平衡量的适度扩张。同时,为稳固经济运行,更好激发消费和投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避免市场化信贷需求过度收缩,也需要通过LPR下调,实现供需平衡。

三是降低存量贷款利率,缓解按揭早偿压力,稳定居民信用。今年5.17房地产新政,提出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不再依据5年期以上 LPR设定下限,这是按揭贷款利率和5年期以上LPR脱钩的重大决策,让市场供求、市场竞争来形成按揭贷款定价的均衡。

政策出台后,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首套下限均为LPR-45bp),全国其余城市都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近期,多地首套房贷利率持续下探,广州、南京等城市最低“卷”至3%,与存量房贷利率的利差进一步走阔。受此影响,按揭早偿意愿再度抬头,使得居民中长贷净增额受到较大扰动。在此背景下,下调LPR,进而带动明年初房贷利率等重新定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民的早偿意愿,稳定居民端信用。

四是提高贷款报价质量,减少偏离度,更好反映市场供需。当前LPR报价与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之间出现一定偏离,部分对公中长期贷款利率,甚至低于LPR报价100-150bp左右。报价的有效性不足,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交易情况,也使得MPA考核的得分受到较大约束。因此,为加强报价质量考核,减少偏离度,后续LPR报价或逐步向实际贷款利率靠拢,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供需情况。

五是叫停“手工补息”等带动银行负债成本改善,为LPR下调创造一定空间。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对于企业存款手工补息的清理已较为充分。由于之前超自律的存款规模占比大、利率高,随着严监管环境下银行进一步落实整改,停止“手工补息”对存款付息率起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年初以来,同业存单利率延续下行,也对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管理稳负债、降成本起到支撑作用。

受此提振,部分银行的净息差压力在二季度得到缓解,也为LPR的下调带来一定空间。但考虑到当前银行净息差依然较窄的情况,为做好平衡,LPR报价下调很可能会伴随着新一轮的存款利率降息。

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进一步明晰

当前,我国既有短端的政策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也有中端政策利率(MLF利率),这主要和之前利率传导机制不够完善有关。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利率传导机制逐步健全,存在两个政策利率已经没有太大必要。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提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来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如果未来考虑更大程度发挥利率调控作用,需要也有条件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这意味着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将发生重要转型。

在此背景下,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和作用将逐步淡化。考虑到现阶段MLF“量多价高”,要淡化其政策利率地位,首先需要把MLF的量降下来。过去央行通过MLF等来释放流动性,投放基础货币,未来可能主要通过降准或者央行购买国债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MLF量逐步萎缩以后,其自身的政策利率地位也会随之削弱。

确定新的贷款定价“基准锚”,LPR报价或迎重要改进。在MLF作用逐步淡化下,未来可考虑借鉴国际经验(美联储看的联邦基金有效利率、欧央行看的短期利率都是隔夜利率指数),用类似SOFR(担保隔夜融资利率)的短端市场利率作为浮动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这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贷款基准利率的公允性,也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亦为我国利率调控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善贷款定价基准的质量,新的贷款定价“基准锚”要靠近市场真实交易,与金融市场主流利率深度连接,从而逐步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因此,DR系列(隔夜为主)的可能性最大,相关的改革也应在进一步研究推进之中。(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实习生 曲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