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的绿潮计划
(图/本报系资料照)
文化部明年编列预算增加64.4亿,成长幅度近32%,主要是文化部长史哲力推「黑潮计划」,获得政院4年100亿支持,近期更宣布推动「国际台剧征案」。看似理想的台剧愿景,蔡政府的实际目的又是如何?
美国流行文化风靡全球,当「韩流」崛起,刺激台湾人「好想赢韩国」的心理,但当韩剧与电影、KPOP从亚洲占据到欧美,Black Pink、防弹少年团让欧美人成为「哈韩族」,更让台湾不停讨论如何赶上韩国。
台湾流行文化曾位居华人圈的领导地位,8、90年代创造出的华语音乐历久弥新,直到今天依旧是多少人的回忆杀。陆港星马歌手争相到台湾出道,因为当时台湾就是华人乐坛的领头羊;戏剧亦是如此,台陆合作的《还珠格格》万人空巷,红到越南去;华视《包青天》,竟也成为韩国人的童年回忆;《流星花园》反销回日本。
然而辉煌时代过去,台湾人从哈日、哈韩到现在追陆剧、听抖音,自产自销的影视音作品愈来愈少火花,发生什么事了?
近年文化部持续透过文策院投资影视作品,假设产业是因资金不足难以成长,那么当政府挹注资源,怎么蔡政府心心念念的「台流」愈来愈消声?
事实就是蔡政府标榜的「多元」与「台湾特色」,严重窄化外销市场。举例来说,若只要标榜性平、族群,或沾点反威权的边就可加分拿补助,创作者自然会往这方向提案,最后成品变成「演给文化部看」,而忘了观众是谁。当「元素」盖过「剧情」,政府鼓励少数题材的结果就是排挤主流题材,因为政治正确才能脱颖而出。
此次文化部推出的国际台剧征案,标榜要多元题材、独特性及国际性,却也注明「以呈现台湾历史文化及时代纵深」优先投补,实则为限缩国际市场性。
因为,主流市场恐怕都不是这样的电影。就像《斯卡罗》不但获官方挹注,政府出资的「Taiwan+」还高价购买版权,看似风光,但内容谈的却是连台湾人都陌生的历史,自然很难走出台湾。
演变到今天,过度强调「历史文化、时代纵深」元素的结果,限缩台剧外销之余,反而成为民进党推动台独意识形态的工具。这等于是编上亿预算,逼着一批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去当1450,在资源已经匮乏的文化圈搞文化绑桩、搞大内宣。曾在高雄主导罢韩的史哲,搞出来的「黑潮计划」,恐怕根本是在演一出「绿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