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介入社會】吳晟/一窩蜂亂亂種(上)

台风扫过台中市,路边黑板树灾情惨重。(图/本报资料照片)

1.肯氏南洋杉

2023年十一月初,澎湖县政府行政处,邀我去作一场有关种树的专题演讲。我问陈钰云年轻处长,为什么想邀约我?

陈处长向我说明,澎湖县种植不少肯氏南洋杉景观植物,每次强力台风总会折损一些。前些日邀请前文化部长郑丽君来澎湖县政府演讲,向郑部长请教植栽绿美化问题,郑部长推荐,「可以找一向关心种树的吴晟老师来看看」。

我曾经来过二次澎湖,因另有工作,粗略晃过;这次特意提早在演讲前一天抵达澎湖,四处走走逛逛,专注留意澎湖的植栽状况。果然在海岸、海边公园、公路旁侧等,到处见到肯氏南洋杉高耸直立的树影,大为讶异。什么时候,肯氏南洋杉已经从台湾流行到「离岛」澎湖?

我再认真追查肯氏南洋杉引进台湾,如何流行的由来。

台湾最早是在1901年从日本引进,陆续在1909年、1923年分别从澳洲引进,但只是少数。依据2012年出版的《沉默的花树──外来景观植物》一书记述,大约1970年代左右,「肯氏南洋杉是胡大维引入栽培」。

胡大维在民国61年6月1日出版的《丰年》杂志,发表一篇〈挺拔雄伟.多采多姿的:南洋杉〉,非常详尽推介南洋杉的特性、种植、观赏美学……

南洋杉是原产在南半球各地,如澳洲、新几内亚、巴西、智利等地的针叶树,共有十四种,引进台湾种植的有六、七种,其中最常见,也最有价值的,就是肯氏南洋杉。

我认识胡大维。他曾经是我太太的二姊夫。就是说,他是我二姨子的前夫,曾经和我是连襟关系。我们曾经有些交往。

民国57年5月4日,胡大维任「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技正」,1970年左右,曾任台北市植物园园长。他最有名的「功绩」,应该是为宜兰太平山马告生态公园、栖兰100线林道巨大桧木群命名──「依照其树龄,比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年代而命名,所以又称中国历代神木群」;我们看到的第一棵神木,就是园区最老的「孔子」,大约萌芽于西元前551年。还有杨贵妃啊!唐太宗啊!曹操啊!司马迁啊!班超啊!等等五十一种有命名的标示。

我们去走栖兰山林道,导览员会热心介绍、解说。

胡大维技正,还引进多种外来景观植物。

有人引进,必须有人强力推广,才能蔚为流行。社会大众很少人探究,每一种外来种植物的流行,都有「传奇」故事。

1970-1980年代,「随着台湾各地经济蓬勃发展,都市扩张、建设,绿美化成为进步的象征。」

所谓绿美化,就是景观园艺工程,植栽成为工程项目,花草树木成为商品,商品讲究创造时机、行销通路、引领大众所好,主要是有厉害的苗木商所操纵。

肯氏南洋杉如何炒作起来?

《沉默的花树》一书叙述,从肯氏南洋杉到黑板树、小叶榄仁,大为风行,是一位出身彰化田中陈姓园艺商所创造的奇迹。

陈姓园艺商国小毕业后,1956-1972年间,就在全国最大的花卉中心──田中隔壁的田尾公路花园,胡氏园艺,帮忙管理苗圃。胡氏大家族,兄弟姊妹、子孙众多,很有意思的是,大都承揽父祖业,经营园艺,分枝散叶,十分兴旺。有几位是我熟识的朋友。

1972年,陈姓园艺商独立门户,设自家苗圃,正式进入植栽这个行业,并不断入学进修。

1982年,因缘际会,台塑旗下的绿美化都由他承包,主打的重要植栽,就是肯氏南洋杉,他打败另外几家竞争的同业,说服王氏昆仲接纳他的意见。于是,「只要是台塑企业,随处可看到肯氏南洋杉」。

原来1981年,陈姓园艺商就相中肯氏南洋杉,先买下胡大维在林业试验所嘉义中埔分所栽培的几千株苗木,再至恒春分所、屏东春日、满州……等地,全面收购,总计约二万多株。就是说,垄断市场。

「植栽就是新的黄金,可以凭此发财,他也确实做到了。」

如何发财呢?「天生的敏锐感,让他嗅知某种植栽有前途,有潜力,就暗中进行市场调查,谁拥有多少株,哪里种了多少株,于是逐一收购。待全部货源网罗之后独占市场,他开始试用,开始宣传,将名不见经传,原先视为错误的投资,没人愿意采用或不知如何行销的冷门树种,一夕爆红,他以百倍的利润全部出清。」

百倍利润呀!「十年生苗木原价四百元一株,他转手可卖二万元;二、三年生小苗,原价二十五元一株,用心照顾两年后,亦可卖二万多元。」

植栽就像时装,带有流行与退流行的本质,高获利与高风险紧紧相随。陈姓苗木商最厉害的不只推广能力,还有见好就收的「远见」,「抓住流行的第一波,将名不见经传的植栽推销成功之后全数卖出,他就不再跟进」。

他又去创造另一种流行,带动另一波风潮,再引领大众盲目抢种。例如:黑板树、小叶榄仁。

肯氏南洋杉很快消退流行。跟进投资的苗农、苗木商,应该不再有那么好的光景。而已经种植的,大约沦为自生自灭的命运,少有人眷顾。

就像澎湖县政府,发现肯氏南洋杉的困扰,当然不会再种植;已经种植的,也有可能想办法,借机更换。

其实,澎湖列屿自有不少适应本地的优良树种,为什么弃之不种?反而盲从园艺商的「设计」,贪图新奇,舍近求远、舍便宜就昂贵?

肯氏南洋杉的木材、遮荫、防风、防尘、防砂、水土保持的功能都不高,大约只有「南美风情」观赏价值,又容易受风摧折。1982年,彰化田尾陈姓园艺商,在同业激烈竞争下,一番攻防,打败其他同业提出的树种,说服台塑王氏昆仲,获得青睐,广为种植,引领一波风潮,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和行销手腕。

政府官员在台北市忠诚公园种植肯氏南洋杉。(图/本报资料照片)

2.爱之疯狂抢种、恶之喊杀喊打──黑板树传奇

2014年,林佳龙当选台中市长,发布一项愿景:「八年一百万棵树」,就是说,预期二任八年,台中市每年平均种植十二万五千棵树,八年合计种植一百万棵树。

这项愿景发布不久,我刚好有个机会和林佳龙在市长室会面。我称赞他这项市政规画,只要真正用心,一定可以做到,达成目标;但恳切提醒他,切勿像某些政治人物,流于口号、流于形式,同时要有正确知识,千万不要再种错树种、种错所在、种错方法、疏于管理。这些错误案例太多太多了,我只举一些例子,加深他的了解。

接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容我冒犯,多好的政策,也要有正确的执行力,以免偏差,不但原意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留下不可收拾的后遗症。

林佳龙市长很虚心,认真听完我的意见,显然颇有认同,邀我到市府作一场专题演讲。我当然义不容辞,他立即请秘书进来,安排日期,利用「主管会报」时间,对市府中、高阶主管,作一场四十分钟,以种树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后,林市长、林陵三副市长(前交通部长)邀我到市长室小叙,结果「叙」出一项决定:成立「树木委员会」,作为建设局咨询、指导单位,负责审核绿化、植栽相关工程。委员会成员,由建设局长出面邀请在地中兴大学森林系、林管处专家、学者,及民间团体园艺专业人士和我,约有十多位。

这是毫无报偿的职务,只有每次会议领出席费二千元,而我不会开车,居住在彰化县最南端的乡村,交通不便,若搭乘公共运输,需多次转车,往返太耗时间,只好雇用「专属司机」计程车,车资打折,仍超过二千元,我还要倒贴。

我当作投入社会运动,实践社会理想(哪有谁替你付车马费),积极参与,几乎每会必到,甚至发现有争议、有问题,比较大的工程案,我常在审查会议前,专程去现场勘察、对照工程蓝图,了解到很多企画书,与实际情况大有出入。当厂商做报告,我提出质疑,报告人还随意糊弄,企图蒙混,我常忍不住生气。

「树木委员会」审核大小工程绿化、植栽部分,最常遇到,几乎是「常态性」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原有的树木,尤其是道路整修、拓宽工程经常会遇到黑板树。

原本在南亚雨林中生长的黑板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背景,在台湾蔚为流行?

继1970年代「十大建设」之后,随着「经济起飞」而迅速发展的城市速食文化,这种生长快速惊人的树种,能最快看见成果。

依据《沉默的花树》一书的记述,我归纳出几个关键点。

早在1943年,黑板树就已引入台湾,但「大概材质太脆了,容易受风吹折,当地人深谙于此,遂无人培育」。

1981年,彰化田尾某位陈姓园艺商,具有「天生的敏锐感」,在某处林试所,初见成排高大耸立的黑板树,立刻觉得极具潜力,「以每株五元」小苗买入,数量约有二、三万株;栽种二年后,再委请苗农收子播种,一播几万株。「他默默地大量栽培。」

陈姓园艺商深得某位名建筑师倚重,1984年,这位建筑师接任台中科博馆馆长,植栽工程自然就找他「值得信赖」的这位园艺商。

这时,他培育、囤积的数万株黑板树苗木,找到机会「出来探探路」,首先种在台中科博馆前的生命演化大道(馆前路),高大耸立,名建筑师馆长很喜欢,这深绿伟观的树木,立刻引起全国注意。

接着用在中正体育园区、新竹科学园区等地,他便分批卖出,牵动全国仿效使用,蔚为风潮。

1988年,台中市长采用黑板树作为台中港路的行道树,台中市民票选为代表该市文化与精神的市树,更是将之推至全国知名的最高峰。估计全台中市大约种植了五、六万棵,遍布各级学校校园、公园、休憩园区、行政机关,占据大部分的行道树。

陈姓苗木商趁势出清囤货,获利不少;他见好就收,让人接手,退出了。

这批苗木每株胸径约10-20公分、高10公尺,一株可卖二万元。(不可思议,有没有写错、抄错、看错呀!)

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行情、天价的利润?

其中有一诀窍,叫作「树种绑标」、「孤行独市」。就是工程企画、设计蓝图,「指定」要用,「什么规格的某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