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思-房屋实坪制需担心「路径依赖」

台湾40、50年代的建物多是透天厝、且不值钱,在登记上连权状都没有,只是一张建物附表黏贴在土地权状上,后来建物也发给权状,但只有登记主建物登记,阳台与楼梯间并没有纳入登记。经济发展让房价上涨后,建商不好意思涨价,于是换个方式「巧立名目」,把阳台与楼梯间拿来登记,以单价来计算,虽然总价上涨,单价却不变,在房价在大涨的时候,房屋今天买、明天卖,有赚钱就好,谁管登记什么呢?

于是渐渐建商将建筑师能够画上去的平面图名称,通通拿来登记坪数,然后卖给民众,房屋买卖坪数包含虚坪交易(公设比约是25%左右),就慢慢变成今日的习惯。而因为坪数是房屋的重要出售条件之一,早期未登记阳台与楼梯间的建筑物(公设比约是5%左右),政府也开放民众可以来申请补登记,但2003年发生新北市芦洲大囍市社区火灾,检讨之后主要原因就是「逃生梯不够」、「巷道狭窄」,于是政府强制规定自2005年8楼以上建筑物要有双安全梯,所以现在处处看到房屋公设比都是33%以上,但实质上台湾各时期的建筑物,公设比率是不一致的。

笔者关心的是以实坪登记房屋坪数后,会不会造成市场交易紊乱?依照「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理论,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的决策选择,往往受制于其过去的决策,即便过去的情境可能已经过时,但仍受限于过去的框架。实坪制概念笔者认为理念很好,方便计算与比价,欧美与邻国日本都是用实坪来计价,但我国已经历经多次修改建物测绘登记规定,时至今日,民众多已经习惯,再来一次变革,当你说的1坪跟我说的1坪,结果是同单位而不同内涵,讲的是两套标准,如同公尺、台尺、英呎、码通通混在一起交易,消费者是否能清楚辨明其中的差异?

而目前只要有登记的建物,任何人都能够从地政机关申请「建物平面图」,上面都已清楚地记载建物专有部分与尺寸,而政府若在实价登录栏位上增加「总价/专有部分」的主建物单价栏位,实不用考虑修改法令,再度造成交易市场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