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光州事件,当国家变成杀人机器
▲计程车司机带着德国籍记者闯入光州,让原本贪生怕死的男主角,成为让世界看到「光州事件」的功臣。
《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以市井小民的角度出发,讲述韩国民主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光州事件」。本剧的主角是一个为了生活汲汲营营的计程车司机,为了得到丰厚的酬劳,带着德国籍记者闯入当时的禁区「光州」,让原本不了解抗争意义,贪生怕死的男主角,成为让世界看到「光州事件」的功臣。
本部电影不只在韩国创下极佳的票房,在台湾、香港、中国受到广大的注目。本片虽然没有在中国上映,却在影评网站上吸引大量民众讨论,但因为议题敏感,在此影评网上对于此片的讨论,已全数删除。究竟是怎么样的内容,导致中国官方如此「重视」?
故事背景:光州民主化运动
事件源于1979年,韩国独裁总统朴正熙遭人暗杀,为避免北韩借机南侵,全国实施戒严。在戒严期间禁止任何政治活动、示威游行,并实行宵禁,引起各界反弹,各地示威抗议不断。经过一连串的权力斗争后,全斗焕取得实权,并宣布全国扩大戒严,拘捕了反对党的政治人物,大学勒令停课。
1980年5月18日,在韩国光州,1500名学生在校门口与空降部队发生冲突,400余名学生被拘捕,并有80多人轻重伤。但这只是开始,军队与民众的冲突越演越烈。光州市民掠夺军工厂及后备军的军械库,武装对抗军警,当时掌权的陆军中将全斗焕下令武力镇压。经过8日的抗争,整场运动在军队开坦克进入后,大部分抗争者才放弃抵抗。
有自觉,才能改变
男主角金万燮是首尔的计程车司机,当时首尔时不时就有学生抗议,导致交通大乱。而金万燮对于这些抗议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们上大学就是为了抗议吗?」。但对于抗争的想法,在陪同德国记者拍摄的过程,逐渐改变。从当初的置身事外,安于现状,到为了自保,想要逃离,最后正视现况,返回光州协助将真相带出光州。
▲《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让人看到当国家控制媒体封锁所有消息、当军队变成国家的杀人工具,人民该如何跟国家抗衡?
每当有社会运动发生时,许多人是否跟金万燮有一样的想法,这些人就是过得太幸福了、没吃过苦,不知道现在的生活有多好等等。但是当我们不去省思,安于现况,我们就不可能有所改变。我们现在的民主,就是靠着先人的自觉、抗争,争取得来的。
在动荡时:看见媒体自由的可贵
金万燮与秘密警察交手后逃离光州,途中停留在光州附近的小镇稍作休息,这里和枪林弹雨、满目疮痍的光州很不同,大家开心的庆祝着浴佛节,好像光州的种种镇压不曾发生。午餐时,金万燮听着面店老板娘和客人讨论光州发生的事,根据报纸的报导,仅有5名军人及1名民众死亡。
金万燮才刚经历过充斥伤者、死者的医院,才发现当时的媒体对于光州事件的报导,经过官方层层封锁及把关,并没有人知道光州的真实状况。除此之外,政府也将光州人民形容成共产党的共犯。金万燮才下定决心,希望可以把真相带出来给大家知道。
社会动荡不安时,更需要透过媒体传递讯息,透过讯息的传递,人民才能够了解事件的发生,才能有所自觉。当媒体变成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那么只是国家控制人民的手段之一而已。所以德国记者才要来到光州,透过不受韩国政府控制的外国媒体,让世界、让韩国有机会得知真正的光州事件。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宪法对于媒体有极大的保障,为什么言论自由这么重要。
认识过去是避免历史再犯的重要要件,这也是为什么转型正义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真相知情权」。《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并不是韩国第一部以光州事件为背景的电影,虽然电影为了剧情的需要,做了许多改编,但透过这部电影,让韩国民众得以去省思、更加重视这段历史,让大家拥有相同的历史记忆。
透过电影的传递,也让毫不了解韩国历史的我们,看到韩国在民主化运动的艰辛过程。当国家控制媒体封锁所有消息、当国家派出秘密警察排除异己、当军队变成国家的杀人工具,人民该如何跟国家抗衡?
中国也看到这部片的影响力,深怕与「六四天安门事件」(同样都有坦克车)有所连结,而做出删除评论的决策。回到台湾,看到韩国利用这样的方式,让人民回顾这段历史,迈出转型正义的一大步,而对于台湾的转型正义,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本文转载自法操FOLLAW)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