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斯怀效应难复制
(图/本报系资料照)
蓝绿为了潜舰泄密案激烈争锋,不过已沦为各自说理。绿营主攻马文君拒签国防委员会保密协定,还要求马文君退出该委员会;马文君在南投的对手,还质疑选区明明在南投,与军事设施无涉,为何坚持据守国防委员会,此番说法实际上是民进党内行人刻意说外行话。
民进党想在马文君身上重新操作2020大选的吴斯怀效应,让大众怀疑国民党有些对国家不忠诚的人待在国防委员会,可能会窃取国安资讯进而泄密,这是民进党刻意营造的假象,实际上清楚立院运作的都知道这不可能。
民进党把国防委员会操作成军情重镇,立委有多想进去,先不论潜舰等最高机密连国防部长都未必全然知悉,立委能从秘密会议得知多少?立院八大委员会中,国防外交与司法法制两个委员会,正是最冷门的委员会,鲜少立委第一志愿进去。
立法院正副院长从不参与任何委员会会议,但还是会挂名在委员会名单,最常挂名的就是国防外交与司法法制委员会,只因为实在没人要去。
各委员会中,人气最高的就是经济跟交通委员会,资源最多、最好做选服,成员几乎是资深区域立委;菜鸟立委或党团干部才会被派去国防外交与司法法制。
因为立法院各党团是靠积分制来决定委员会,评分依据多是参考委员会资深度、区域或不分区也有差;在积分制下,一个立委在同个委员会待愈久,愈不会被换出去。以马文君为例,虽是资深立委,但在其他委员会积分不足,自然不容易「跳槽」。
也因为国防外交与司法法制委员会人气不高,立委专业程度相当两极,有部分立委属该专业领域,但其实半数以上根本不具专业。从此角度来看,马文君从小镇镇长,专心投入国防议题,让办公室扮演国防专业办公室,何尝不是一个励志故事?
要以选区来评断立委到底该待在哪个委员会,实在是对立院运作的错误理解,很多立委根本未必能去到自己理想的委员会,民进党立委深谙这套运作法则却装傻,就是要搞政治操作。
回顾4年前民进党操作吴斯怀进国防委员会的恐慌,还有亲绿阵营参选人打着监督吴斯怀的旗帜要进入立院,然而本届开议后,起初国民党为避风头没让吴斯怀进入国防委员会,但随后也放手让吴斯怀加入,至今也不见国防机密被泄露,也没看到民进党立委有多大的抗议,显然,去怀疑特定立委加入国防委员会是为了窃取机密,只是假议题。今年亦是如此,都是选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