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踏自然更迭 日本山海塾再登台

日本舞踏国宝天儿牛大领军山海塾将再度来台,演出《回──喧嚣的海,寂静的地》。(新象艺术提供)

曾获英国劳伦斯奥利佛「最佳舞蹈制作奖」的日本舞踏团体山海塾,相隔9年将再来台,带来2015年作品《回─喧嚣的海,寂静的地》,以舞蹈表现大自然的循环不息。

「『回』这个字在中文里有两个口,我认为这字形象征了水、时间及周遭环境流动。」艺术总监天儿牛大表示,时间流逝、四季变化地球各种变迁状态等,都是自然界规律,透过这支舞作展现万物大地的变与不变。

《回─喧嚣的海,寂静的地》共有7个段落,包括〈远方呼唤〉、〈海底的转化〉、〈双面〉、〈预感‧寂静‧颤抖〉、〈化石森林〉、〈编织〉和〈回〉,天儿牛大先舞者不使用双手舞动,在最后段落则刻意把重点放在舞动的手臂,让第一段与第七段之间有动作上的对比,也诠释了作品名称「回」循环的意义

天儿牛大说,为了表现时间的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他也寻来2.8亿年前的海百合化石形象意象,「这化石的存在,可以感受海洋和大地曾遭遇变动,也说明了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的。」

此外,舞台上的雕花和特殊装置玻璃钵,也将展现独特的静谧感和禅意,天儿牛大表示,空间灯光调配都会影响舞者的呼吸频率,「我不特别强调身体姿态韵律之美,我想表现的是身体如何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不同的场景变化。」

舞踏艺术兴起于1950年代,创始者土方巽、大野一雄等人,以扭曲、张狂肢体,表现日本战后人们低迷、反抗、恐惧与忧伤的景象,舞者通常全身涂白。同样是舞踏艺术国宝级人物,天儿牛大1975年成立山海塾,作品保留原始舞内涵,但改以优雅、简练的肢体动作,表现内在涌现的心灵情感

1978年山海塾在法国演出作品《金柑少年》,使其受邀成为法国官方资助、在巴黎市立剧院驻院舞团,平均每2年发表一部新作,也因此成为全球广受瞩目的舞踏团体。2014年获得欧巴马所颁赠的美国国家艺术奖章

《回─喧嚣的海,寂静的地》将于7月28日至30日在台北国家戏剧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