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援兵9000人反攻库尔斯克,俄军不接受俘虏:杀死60名乌军官

乌援兵9000人反攻库尔斯克,这场战斗究竟发生了什么?俄军为什么会选择不接受俘虏,而是直接杀死60名乌军官?

乌克兰军队10月2号那天,他们在苏梅州集结了一大堆预备队,看样子是想打到库尔斯克去。不过呢,乌东那边局势不太稳,所以他们没敢马上行动。但就在当天,乌军突然宣布要派9000人去反击,看来是憋不住了,要重启库尔斯克战役。

这次乌军首次在库尔斯克战斗中用上了美国产的布莱德利步兵战车。这玩意儿是给第47机械化旅配的,看来美国人是真下了血本。说起这个第47机械化旅,他们半个月前还在顿巴斯呢,这会儿就被调到苏梅州了,摆明了是要在库尔斯克搞事情。

早在9月中旬,他们就开始在苏梅州集结兵力了。一开始是打算进入库尔斯克作战,但是后来因为乌东前线情况不太好,只能暂时按兵不动。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月,直到10月2号才终于按捺不住,决定发动反击。

说到这个布莱德利步兵战车,可是个厉害角色。这玩意儿装甲厚实,火力强大,还能运输步兵。美国人把这个交给乌克兰,显然是想给乌军加加油。不过,用新装备也是有风险的,毕竟乌军对这玩意儿还不太熟悉,能发挥多大作用还得看实战。

乌军这次集结了9000人,听着挺吓人。但是要知道,现代战争可不光是比人数。装备、训练、后勤,这些都是关键。乌军这9000人里面有多少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有多少是新兵蛋子,这可是个大问题。再说了,9000人听着多,但是要打下库尔斯克,这点人够不够用还真不好说。

俄罗斯阿依达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就放了个狠话,说他们不打算接受俘虏,要把乌军都干掉。这话听着挺吓人,但其实就是个吓唬人的招数。战争中俘虏可是受日内瓦公约保护的,真要这么干,那可是要被全世界骂的。

这个指挥官还说,乌军第36旅和格鲁吉亚军团都来增援了。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这仗打得有多激烈了。第36旅可是乌军的精锐部队,格鲁吉亚军团也是一群老兵。俄军要面对这些硬茬子,肯定不好打。

再说说普列霍沃村那边的情况。俄军在那儿可是玩了把漂亮的。他们用炮火和无人机把乌军打得抬不起头来。乌军想反攻,结果连人都集结不起来,就被打散了。这就是现代战争的特点,火力压制太重要了。

俄军这招挺高明的。他们知道乌军要反攻,就用火力把乌军的集结区域给封死了。乌军想组织大规模进攻,结果连人都凑不齐,这仗还怎么打?

俄军用无人机在空中转悠,突然发现乌军第37旅的一帮军官聚在一起开会呢。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啊,俄军二话不说,直接就发射了伊斯坎德尔导弹。这导弹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下子就把乌军的指挥部给炸飞了。

这次打击可真是狠啊,一下子干掉了60名乌军军官和其他军事人员。这些人可都是乌军的精英啊,一下子没了这么多高级指挥官,乌军的作战能力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俄军这招厉害在哪呢?就是他们的情报太准确了。现代战争,谁的情报好,谁就占上风。俄军不光知道乌军军官在哪儿,还知道什么时候打最合适。这就是靠着强大的侦察能力和现代化武器系统。

再说说这个伊斯坎德尔导弹。这玩意儿可是俄罗斯的杀手锏,精度高,威力大,还能躲过防空系统。乌军估计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开个会都能招来这么厉害的家伙。

不过,俄军这么干也是冒了风险的。要是情报出错,打错了地方,那可就尴尬了。再说了,用这么贵的导弹打人,也是挺奢侈的。但是从结果来看,这次行动还是很成功的。

截至10月2号,乌克兰在南部战场上死活突不破俄军的防线,搞得大家都挺郁闷的。

说说维肖洛耶村那边的情况吧。乌军在那儿可是拼命了,一次又一次地进攻,结果呢?每次都被俄军打回去了。这就跟打墙似的,撞得自己头破血流,墙却一点事没有。

乌军也不是傻子,见硬打不行,就想换个法子。他们停下了正面进攻,开始重新集结部队。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因为俄军的无人机在空中盯着呢,乌军一露头就挨炸,谁受得了啊。

后来乌军想了个招,打算从侧翼突破。这主意不错,可惜俄军早就防着这一手了。乌军刚一动,就又被俄军的火力给压制住了。这下可好,又得重新想办法。

乌军这次反攻,说白了就是在走钢丝。他们必须在俄军反应过来之前,迅速突破防线。可问题是,俄军的防守太顽强了,乌军每次刚有点起色,就被打回原形了。

再说说乌军用的那些美制布莱德利步兵战车。这玩意儿确实不错,但是在这种密集的防御火力面前,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毕竟,再好的装备也得有合适的战术配合才行。

乌军现在的处境其实挺尴尬的。他们已经投入了不少兵力,但是却没取得多大成果。要是继续强攻,损失肯定会很大。可要是就这么撤退吧,又显得太没面子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越拖下去,对乌军越不利。俄军可以不断地加强防御,而乌军的补给和兵力都是有限的。要是打成持久战,乌军肯定吃亏。

乌军这次反攻库尔斯克,可以说是遇到了硬茬子。俄军的防守太顽强了,乌军想要突破,还得再想想办法。不过话说回来,战争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说不定乌军哪天就找到突破口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