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坛搭建舞台 学子展示青春雷雨

近日,第22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活动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活动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以往,今年“戏剧节”升级“戏剧季”,不仅持续时间更长,更首设戏剧论坛助力高校学子展示艺术梦想。

据了解,第22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前身是“中国大学生戏剧节”,2009年正式落户朝阳区,2010年更名为“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现已经成功举办21届。今年戏剧节提档升级,更名为第22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活动。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文化建设三科副科长董艳淘介绍,今年“戏剧季”活动包括优秀戏剧作品征集评选、大学生戏剧论坛和优秀作品展演巡演三大板块活动。自6月起,主办方已启动面向高校的优秀作品征集活动,报名投稿将持续到9月底。10月,将邀请业内专家评选出优秀作品,举办颁奖典礼揭晓各奖项,之后还将组织优秀剧目辐射京津冀进行展演巡演。

本届“戏剧季”特别增设的创新板块——大学生戏剧论坛,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戏剧文化传播和交流,为高校学子搭建展示艺术梦想的舞台。8月2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带来的青春版的《雷雨》在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行动剧场上演,拉开本次戏剧论坛的序幕。

当晚,5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精彩表演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版由学生戏剧社团主创的话剧是在文艺行“大团小团手拉手”活动中打磨而成,从编排、表演到舞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导师们倾注了大量心血,派出了导演、演员及舞美团队共40余人的工作团队,真正实现了“大团小团手拉手”。

戏剧论坛接下来将利用暑期时间举办戏剧大师课堂、戏剧交流、戏剧观摩和戏剧体验等活动,邀请戏剧领域名家普及戏剧知识,拓展高校学子视野,促进高校戏剧社团交流合作。

从组织大学生到首都各个剧场观看精品演出,到组织专业院团与首都高校艺术社团结对共建,从邀请大师走进课堂到把大学生原创作品搬上首都各大剧院,“‘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文艺行为首都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实践的舞台。不仅丰富了高校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让更多大学生共享首都文化建设成果,同时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全市精品创作、品牌建设和文艺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共同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助力“演艺之都”建设。

现场

梅花奖得主30秒提升观众表演功力

“戏剧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做演员最大的好处是生活中永远充满新鲜感”“站上舞台第一件事就要眼睛定住神儿”……昨日,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两度梅花奖获得者王卫国为60多位热爱戏剧的高校学子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戏剧课。

昨日下午的大师戏剧公益课堪称是戏剧论坛的重头戏。王卫国将自己五十余年的舞台经验凝练总结,为高校学子和戏剧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表演课。

王卫国从自己塑造的经典人物出发,向现场观众讲授了如何理解并演绎角色。为了活跃现场气氛,课堂上,王卫国还邀请观众上台互动,用30秒时间提升表演功力。王卫国先让这位观众现场朗诵了一首唐诗《静夜思》,接着指出,这位观众在朗诵时眼神比较飘,抓不住观众。随后王卫国现场示范,教导这位观众找到目光聚焦点,再次朗诵《静夜思》。这仅仅30秒的“定神”训练,就让这位观众的表演功力提升了一个层次。

上海戏剧学院2024级音乐剧本科生胡杨天戈曾在高中阶段观摩了几届戏剧节,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老师们现场授课给胡杨天戈埋下了戏剧的种子,“有一种内驱力,渴望像他们一样站在舞台上。”

如今,已经拿到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录取通知书的胡杨天戈再次回到戏剧节,不过这次他的身份从观众变成了志愿者,戏剧课之前他还和王卫国老师请教了几个困扰已久的问题。“作为一个未来的戏剧表演者,王老师讲授的在舞台上定得住、要大胆停顿等技巧都让我深受启发,也很感谢这次机会,让大学生和大师近距离接触。”胡杨天戈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活动安排,后续还将陆续邀请中央戏剧学院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文华导演奖获得者李伯男等戏剧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表演、编剧、导演方向开展公益戏剧课,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让热爱戏剧的大学生们深入了解戏剧的魅力。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主办方还将邀请乌拉圭科里奥利剧团创办人带来国际影偶交流课,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不同国家戏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不仅能近距离和戏剧大师接触,本届“戏剧季”还将组织高校师生走进专业院团,近距离观摩国内顶级剧团的服装、道具、舞美布景的制作过程,感受专业舞台背后的匠心独运。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月朦摄影/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