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與龍之子:德古拉伯爵的歷史原型,「穿心魔」伏拉德三世

左为15世纪的龙骑士团徽章,右为15世纪的瓦拉几亚大公——伏拉德三世,因其父是龙骑士团成员、尊称「龙公」(Dracul),伏拉德三世也被冠上了「龙之子」(Dracula)之名。 图/维基共享

文/赖昀

「嗜血怪物,以『龙之子』为名的德古拉伯爵...。」龙在欧洲传说中是邪恶的象征,而另一种邪恶生物——「吸血鬼」,事实上也与龙有着渊源。这段渊源来自文学、影视中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伯爵(或译卓九勒),德古拉原文Dracula,来自15世纪的瓦拉几亚大公伏拉德三世(Vlad III Drăculea Țepeș),意思是龙之子,伏拉德三世是手段残暴、杀人如麻的暴君,因为惯于使用「穿心刑」而被冠上「穿心魔」(Țepeș)之名,血腥的形象让后世将他与吸血鬼传说联系,但以欧洲角度来看,他却也抵御了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

在大众流行文化中,吸血鬼已是相当常见的影视、小说、游戏等创作素材,其中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则当属1897年爱尔兰作家史杜克(Abraham Stoker)撰写的哥德式恐怖小说《德古拉》主角——德古拉伯爵。

在小说设定中,德古拉伯爵住在位于罗马尼亚的德古拉城堡(现实中的布兰城堡),酷爱啜饮年轻美女的鲜血;在初始小说中,虽然使用了历史上的瓦拉几亚(位于现罗马尼亚境内)大公伏拉德三世之名,不过其实并未描写将伏拉德三世的背景写入德古拉伯爵的角色设定,早期的吸血鬼电影中,德古拉伯爵也经常以丑陋、恐怖的外貌现身,是在后世的不断创作中,参照了伏拉德三世的历史形象,逐渐将德古拉伯爵连结到了这位瓦拉几亚君主,揉合出了高贵、优雅、冷酷、嗜血的经典吸血鬼形象。

左为1922年第一部将吸血鬼德古拉搬上大银幕的电影《穆瑙之吸血鬼》(Nosferatu),右为1992年法兰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作品《吸血鬼:真爱不死》(Bram Stoker's Dracula)。 图/《穆瑙之吸血鬼》、《吸血鬼:真爱不死》

伏拉德三世名字中的「德古拉」Dracula,来自他的父亲——伏拉德二世(Vlad II Dracul),伏拉德二世因加入了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Zsigmond,后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创设的「龙骑士团」(Order of the Dragon),而获得了Dracul的称号,Dracul的罗马尼亚语意思是「龙」(现代则有「魔鬼」之意,不过当时无此含义),伏拉德二世也因此被尊称「龙公」,而他的儿子伏拉德三世就被称为Dracula(或是Draculea),意思是「龙之子」。

龙骑士团的任务是守护匈牙利王室和十字架,以及与天主教之敌作战——在当时15世纪的时代背景下,最大的敌人就是鄂图曼土耳其。

伏拉德二世虽然帮助匈牙利对抗鄂图曼土耳其,但在1437年西吉斯蒙德去世后,龙骑士团影响力下降,匈牙利的地位也削弱,伏拉德二世为了自己的瓦拉几亚大公之位,选择顺服鄂图曼土耳其苏丹,其后将自己尚且年幼的两个儿子——伏拉德三世和弟弟拉杜(Radu)——送到鄂图曼土耳其成为人质,以宣示对鄂图曼帝国的忠诚。

在鄂图曼宫廷长大的伏拉德三世和拉杜获得礼遇,生活条件舒适、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军事训练,包括逻辑学、《古兰经》、土耳其文学、波斯文学等等。拉杜逐渐被同化,后来更改宗伊斯兰教、并成为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男宠,被称为「美丽的拉杜」(Radu cel Frumos);伏拉德三世则完全不同,他将身处鄂图曼土耳其的处境视为屈辱,并因弟弟的转变而更加痛恨鄂图曼帝国。

1447年,匈牙利摄政总督匈雅提(John Hunyadi)入侵瓦拉几亚,当地的波雅尔贵族(Boyars)叛变,伏拉德二世和其长子米尔恰(Mircea)被杀害;到1448年,匈雅提向鄂图曼帝国发动军事行动,伏拉德三世则在鄂图曼帝国支持下回到瓦拉几亚开始短暂统治,1个月后就被匈牙利支持的新任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取代。到了1456年,伏拉德三世趁着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与匈牙利关系恶化,在匈牙利支持下返回瓦拉几亚抢回大公之位。

19世纪画家Theodor Aman笔下,伏拉德三世接见鄂图曼土耳其使者的场景。 图/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

左为1499年德国木刻画,描绘伏拉德三世在穿心刑的死者遗体旁用餐;右为伏拉德三世全身像。 图/维基共享

坐稳王位的伏拉德三世开始了他的复仇,他清洗瓦拉几亚的波雅尔贵族、用极为残忍的「穿心刑」处决战俘和政敌,因此获得了「穿心魔」(Țepeș)之名,而在穆罕默德二世派特使命令伏拉德三世向其致敬、缴纳供品时,伏拉德三世把特使的穆斯林头巾直接钉在他们头上,杀死了特使。

瓦拉几亚拒绝纳贡,鄂图曼土耳其因此发兵,大军却中了伏拉德三世设下的埋伏遭到围困,最后几乎全军被俘虏、被施以穿心刑;1462年伏拉德三世与鄂图曼帝国之间的战争持续,瓦拉几亚以南、现今的保加利亚地区战火肆虐,他在2月致匈牙利国王的信件中自述杀死了多瑙河下游一带的众多农民、以及超过2万名土耳其人,当中不包括被烧死、或是被士兵斩首者。

虽然伏拉德三世在多场战役击退鄂图曼土耳其,但却遭到波雅尔贵族中绥靖派的背叛,联手鄂图曼帝国在1462年驱逐伏拉德三世、改拥立拉杜为新的瓦拉几亚大公。

失去王位的伏拉德三世逃到匈牙利统治下的外西凡尼亚(现罗马尼亚境内),从1463年起被匈牙利王室监禁直至1475年,期间关于他残暴统治的故事和传闻开始在德国、义大利等地流传,描写其暴行的德语书籍大为畅销;在1475年伏拉德三世获释,隔年在匈牙利支持下再次重返瓦拉几亚、第3度成为瓦拉几亚大公,但此次复位时间短暂,伏拉德三世持续与鄂图曼土耳其作战,最终在1476年12月至1477年1月之间,走上兵败身亡的命运,下葬地点不明。

19世纪画家Theodor Aman描绘伏拉德三世于1462年6月17日夜袭鄂图曼土耳其军营、意图刺杀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火炬之战》(Bătălia cu facle)。 图/布加勒斯特美术馆

在欧洲描写伏拉德三世故事的书籍中,经常配以许多死者被穿刺在木桩上的恐怖版画,愈加凸显伏拉德三世凶残的暴君形象;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关于伏拉德三世强迫波雅尔贵族的妻女建造城堡、下令烧死懒人、穷人和跛子等传闻故事,他恶魔般的嗜血形象经过不断渲染,就逐渐成为后世创作想像中,啜饮人类鲜血维生的邪恶怪物。

但另一方面,罗马尼亚却多有将伏拉德三世视为民族英雄的观点,认为他惩罚了罪人和不爱国的贵族、加强了中央政府,「正义的统治者」和「暴君」两种矛盾的形象在他身上并行叠加;18世纪的罗马尼亚历史学家德莱努(Ion Budai-Deleanu)创作了第一首关于伏拉德三世的史诗,将他描述为与波雅尔贵族、鄂图曼土耳其人作战的英雄;19世纪的罗马尼亚诗人埃米内斯库(Mihai Eminescu)为伏拉德三世献上诗歌:

「哦,可怕的穿心魔,你必须来,把他们交到你手上。

把他们分成两群,这边是愚人,那边是恶人;

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他们塞进围栏里,

然后放火焚烧。」

罗马尼亚在19世纪下半叶历经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独立战争,方才摆脱统治、主权独立,因此19世纪中叶的罗马尼亚历史学家赞扬抵抗鄂图曼帝国的伏拉德三世、将他视为伟大统治者,有其脉络可循,他清理贵族的残酷手法也被描述成为了国家利益而行,围绕在伏拉德三世身上的争议穿越了漫长的历史,被吸收进了吸血鬼传说,就这样以「德古拉」——龙之子——的名号,仿佛真的如同长生不死的吸血鬼一般,流传到了现代。

吸血鬼传说自中世纪欧洲不断流传,在当代文学与电影当中,逐渐形成了高贵、优雅、冷酷、嗜血的经典形象。示意图,图为1994年电影《夜访吸血鬼》,由汤姆克鲁斯和布莱德彼特演出长生不死的吸血鬼,角色设定并非「德古拉伯爵」。 图/《夜访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