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藻类发展的,是人类想象力

大约25亿年前,原始海洋中孕育了蓝绿藻。它有光合作用的器官,能制造氧气改善大气成分,为地球后起之秀的崛起奠定了关键基础。

藻类,伴随人类文明的诞生,也可能塑造人类的未来。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各国想方设法减少碳排放。从空气中直接捕捉二氧化碳并重新注入底层,是一种永久减碳的方式,但现行技术效率低,成本高。

为了解决碳捕集的痛点,英国企业Brilliant Planet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沙漠养海藻。

按照英国企业提出的新方案,先在近海沙漠里挖一个大池子,引入海水,建微藻繁殖场。等藻类长满池,即吸饱了二氧化碳,再把它们过滤出来埋入地下,最后把剩下的海水送回大海。

摩洛哥沿海的微藻繁殖场。/Brilliant Planet

据该公司的推算,他们碳捕捉价格为每吨50至100美元,大约是瑞士知名碳捕捉企业Climeworks的1/10。

这个“脑洞大开”的模型,已在南非和摩洛哥等地进行过小型测试。目前该公司拿到了1200万美元融资,正准备建造30公顷的示范设施,计划在2023年完成。

近半个世纪的可持续探索中,我们总能看到藻类的活跃身影。

生物燃料,磕磕碰碰

2008年前后,石油价格一涨再涨。当时人们将解决能源危机的希望押在藻类生物燃料上。

从某程度上来说,石油天然气就是远古时代的藻类。用藻类造生物燃料,实质是用现代技术加速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

长满绿藻的海岸。/图虫

只要水、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机养分,藻类就可以长出一大片绿色。与用玉米制造乙醇的初代生物燃料相比,藻类造燃料不存在与农作物争地的矛盾。

理论上天衣无缝,实践上却困难重重。

2010年前后,大量资金涌入这个领域。藻类的培养和干燥等工艺得到明显改进,新型藻类也在基因工程中层出不穷。

然而,培养瓶中单位面积的高生产率,始终难以复制到规模化生产中。

实验室中的藻类培养。/图虫

原因很简单,生物规律使然。一方面,藻类生长速度慢,复制速度不及细菌和酵母;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中藻类的密度偏低。

如果要提高密度,藻类会互相遮挡,吸收不到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欧洲一项模拟研究显示,若要用生物燃料替代欧盟10%的交通燃料,需要3个比利时那么大的水域。

直到2015年油价回落,市场上都没出现一款具有商业可行性的藻类生物燃料。一路磕磕碰碰,藻类依然是能源行业的“小透明”。

换个赛道,海阔天空

前期投入的钱和时间,难道就打水漂了吗?

先别急,换个赛道,藻类还能翻身。

在被当作燃料前,藻类是一种低碳食品。它没有根茎叶,不占土地,还富含营养,比牛奶含有更多的钙,比牛肉含有更多的铁。

最重要的是它的植物蛋白极丰富。某些小球藻和螺旋藻里,70%的干重都是蛋白质,干燥的藻粉相当于浓缩蛋白粉。

很久前螺旋藻已是食品补充剂。/图虫

随着植物肉和植物奶的流行,藻类产品逐渐受到食品行业大佬的青睐。联合利华从2020年开始跟英国微藻技术企业Algenuity合作,开发一种降低藻类叶绿素含量的技术。

与大豆相比,藻类蛋白粉有点难吃。由于叶绿素含量高,藻类蛋白口感苦涩。如果不经过改良,一块墨绿色、发苦的植物肉排,恐怕跟黑暗料理无异。

瑞银集团(UBS)预计,到2030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的规模将从现在的46亿美元飙升至850亿美元。换个赛道,藻类的发展空间顿时开阔起来。

混时尚圈,也有出息

除了食品行业外,时尚界也向藻类伸来了橄榄枝。

据统计,服装和纺织品制造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10%。棉麻、石油化工等纤维生产,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制约。

为了找替代纺织纤维,时尚界盯上了藻类。从海藻酸盐中提取的纤维,具有无毒、抑菌、防霉等优点,手感媲美长绒棉纤维,如今较多被应用于内衣、运动服、创可贴等产品中。

国内生产的海藻纤维和相关产品。/康康新材料

海藻不仅有做替代纤维的潜力,而且正给时装带来新启示。

过季服装可能会被填埋、焚烧或堆积在某人的衣柜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实验服装品牌Vollebak制造了藻类T恤。抵达产品寿命终点时,T恤扔进堆肥箱,即可在12周内分解成蠕虫饲料。

藻类T恤的颜色会随时间变化。/ Vollebak

设计师Roya Aghighi则试着赋予衣服以“生命”。她将单细胞绿藻与纳米聚合物结合,研发了一种轻盈的纺织品,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会光合作用的衣服。/Roya Aghighi

没错,时装是一个消耗品,但藻类也许能给它一个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