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投基”:A50ETF火速建仓 险资跑步入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见底迹象越来越明显。近日,险资大幅认购中证A50ETF配置权益资产引发市场关注。从已经完成认购的平安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来看,在两只ETF前10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险资均占了四个席位。
平安系最为积极
3月12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中证A50ETF迎来了首批两只产品上市交易。据此前公告,平安中证A50ETF(159593)和摩根中证A50ETF(560350)均顶格募集20亿元。引人注意的是,从两只基金持有人情况来看,险资成为机构认购的主力。
其中,平安中证A50ETF前10名基金份额持有人中有4家属于“平安系”,其中平安人寿持有比例最高,达20.91%,“平安系”合计持股比例达到28.66%。
摩根中证A50ETF十大持有人中也有四席险资。依次为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分红—个人分红、国华人寿保险—分红二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万能—个人万能和中国人寿再保险。持有比分别为3.97%、2.2%、0.88%和0.71%。
据悉,中证A50指数就是一只行业分布均衡的大盘宽基指数,它从中证三级行业龙头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除了上述两只ETF之外,近期中证A50ETF易方达(563083)等跟踪中证A50指数的产品也正在发行。
华南一家险企的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场行业轮动速度加快,过度押注单一行业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较大的波动和回撤,在此背景下,长期可能带来较好投资体验的均衡配置理论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相比投资于单一行业,均衡投资可助力投资者更全面地把握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指数化投资便捷布局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中证A50指数作为大盘风格指数,主要选取各行各业在市值、盈利能力等方面名列前茅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这样既可以避免个股的风险,又能享受到行业增长的收益,这与保险资金稳健、长期配置需求相匹配。
回顾2005年至今,随着国内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A股市场经历了较为典型的4轮大类行业轮动:第一轮是2005年至2011年,快速城镇化带动上游资源和中游制造占优;第二轮2011年至2016年,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浪潮带动科技行情;第三轮2016年至2021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居民消费升级推动大消费行业占优;第四轮2021年至今,国内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红利+科技的杠铃型策略相对占优。每一轮的行业风格轮动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鲜明特点,而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行业风格轮动的速度也在加快,过分押注某一行业可能会错过行业轮动下的投资机会,均衡投资的意义由此显现。
招商证券认为,中证A50指数的推出,填补了全市场50指数的空白,全面反映了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上市公司证券长期运行态势,可以帮助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了我国资本市场对A股核心资产的定价能力。
“经过连续的调整,A股市场上的核心资产估值已经达到历史底部,性价比凸显,预计后续几只A50ETF的上市认购也会受到险资的追捧。”上述投资经理说。
险资投基占比或逐年提升
从平安、摩根两家公司的中证A50ETF上市交易书来看,两只ETF均迅速完成了建仓,持有股票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分别高达96.05%、90.94%。中信证券的研报认为,若成立时板块热度较高,则ETF可能选择快速建仓,对上市前指数的绝对和超额收益存在正向影响;若成立时市场较疲弱或跌幅较大,则ETF可能选择推迟或者缓慢建仓,对指数影响较小。
在业内人士看来,布局中证A50ETF相关产品,主要是险资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环境之下的被动投资策略。实际上,近年险资在降低权益投资占比的同时,也在调整权益资产内部配置比例,增配此类宽基指数基金可以较好地规避风险。
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认为,持续低利率环境,叠加存量非标高收益资产集中到期,险资再配置收益率显著承压。以十年期国债为代表的长端利率中枢水平整体下行,从2019年3.0%中枢震荡下行至当前2.3%附近。在新规则下,公司面临利润成长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对于负债成本较低的大型险企,高股息资产的相对优势逐步显现。但对于负债成本较高的中小险企,配置高股息掣肘来自股息策略或难以满足绝对收益率考核和“非交易性”实务判断要求。
展望未来权益市场表现,泰康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权益市场被低估,对股市后续表现影响偏正面,权益资产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具备相对性价比优势。目前多数行业偏低估,其中周期、金融地产估值分位数更低。
“从宏观政策角度来看,监管层对市场的关注度以及施政力度明显提升。”泰康资产相关负责人说,近期,监管层持续出台股市相关的鼓励性政策,从加强融券监管再到鼓励并购重组,最终汇金直接下场扩大ETF增持范围,都显示了很强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意愿。
胡翔表示,中性假设下,预计2024年至2026年,险资股基余额占比分别为12.5%、13.0%和13.5%,逐年提升至2030年15.0%左右,期末股基余额为3.74、4.18和4.64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余额分别为2.24、2.51和2.78万亿元。
“险资长期入市与权益市场长牛是共荣共生且互为前提,险资需要在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资收益目标和资产负债匹配的财务目标三者间寻求平衡。对于2024年,险资仍有响应监管号召长期资金入市的配置动力。” 胡翔补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