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长发起实名联署,呼吁港府检讨本地学生资格!

这两天,一封“投诉信”在香港传得沸沸扬扬的。

咋回事?

原来,有香港家长要投诉:香港高校的录取机制,恐出现“漏洞”!

来源:网络截图

近期,有本地家长成立关注组,表示:

内地人才在其子女高年级期间 (通常为应考DSE的前一年),通过申请香港人才计划,令其子女获得受养人签证,成为香港非永久居民。

该等子女通过在外地的补习机构准备DSE考试,再以自修生途径参加DSE考试,短期内便可以“本地学生”身份申请大学。

来源:星岛头条

显然,香港本地家长认为:这类考生纯属“考试移民”,逻辑上与“本地学生”概念和初衷完全不符!

于是,关注组强烈要求港府尽快重新检视“本地学生”定义,保障本地和真正来港生活建设的家庭。

关注组还打算把投诉信递交给香港立法会申诉部,副本则抄送至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

来源:网络截图

这到底是咋回事?别急,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事情啊,还是得从港府的人才计划开始说起。

近年来,港府大力引进人才,推行的高才计划,都别提有多火了。

香港高才通正式接收申请是在2022年12月28日,至今逾21个月。根据入境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9 月底,已接获逾 10 万申请,有 8.1 万已获批,其中逾八成即 6.6 万人已抵港!

来源:大公文汇

当然,高才不仅自己来,还会通过受养人签证,把配偶、未成年子女带来香港。

据悉,入境处也批出逾 8.9 万宗受养人签证,当中近 7.4 万已抵港。

换算一下,抵港高才平均带 1.1 个受养人来港,其中 4.36 万人为 18 岁以下的受养子女,较一年前的 1.27 万名增加 243 %!

不少家长申请人才签证,恰恰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来源:星岛头条

根据港府政策:获香港特区入境事务处首次签发受养人签证/进入许可证时未年满18 岁的学生,均视为本地学生。

那么,这个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在考录香港高校,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可太大了!

举个例子,2023/24学年本地生学费42,100港元,非本地生学费高达182,000港元。

四年下来,本地生和非本地生的学费差距接近56万港元。

即使今年,香港八大对本地生学费进行适当调高,但仍远低于非本地生学费,并且,非本地生学费几乎还是年年涨价。

来源:港大官网

而这还不算住宿成本...

香港八大高校的宿舍位,都会优先提供给本地生。

当宿舍位置不够时,非本地生只能选择校外租房,而成本则是校内住宿的3倍还多...

当然,对于一些经济还不错的内地家庭来说,学费、住宿费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

他们更看重的,还是“本地生”,这个身份的录取机会!

参加DSE考试的本地生们,可以通过联合招生计划JUPAS报读香港八大院校,录取率更高!

来源:星岛头条

关注组就担心:在本地学额固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才子女加入,有可能会加大竞争!

于是,他们就建议:针对目前LS5 (注) 本地申请人类别,增加附加限制条件,才可被视为“本地学生”,防止“考试移民”现象!

增加什么条件?

1. 申请时至少在香港本地中学就读满3年;或 2. 申请人的父母其中一方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来源:网络截图

关注组也解释了设立的缘由:

以受养人身份来港的考生在香港本地中学至少就读三年,可以有效防止仅在考试前短期准备的非本地考生利用制度漏洞转换身份,从而保护了真正在香港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利益,防止公帑资助资源被非本地考生占用。

同时,考生在香港本地中学至少就读三年的经历,不仅有助于他们接受连贯和高质量的教育,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

来源:HK01

说白了,关注组认为:通过 DSE 考试申请香港本地本地大学,非永居(在18岁之前以受养人签证过来的人才子女)和永居考生没有差别。

这些来自内地的人才子女,在应试方面的能力已经被磨练出来了,只要通过 1-2 年的训练,就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港八大。

而香港家长们则认为内地的这些学生,抢占了本属于他们的本地生的学额。

来源:大公文汇

目前,香港也有多名议员表达对这一方面的关注,港府也于昨日给出回应:

“会考虑重新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本地学生定义。”

来源:港府新闻处

这一回应出来,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

根据小编观察,港府在新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即:

通过旧定义来港的人才子女,大概率不会受影响,依旧能以本地生身份进行报考。

这也意味着:许多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也会趁港府在调整本地生定义之前,尽快为18岁以下的子女申办理好受养人签证!

来源:HK01

或许也会倒逼高才、优才的申请量进一步增加,不论是竞争难度、还是处理时长,都可能有所增加!

因此,符合高才、优才条件,并有意为孩子申请受养人签证的内地家长,不妨尽快行动起来!

最后,小编想和大家聊聊:你认为港府应该如何调整“非本地生”定义?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