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新”提质,惠州探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近期,对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已成为各大地区、各大产业的重要命题。在大湾区内,以惠州为代表,在科技照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核技术等领域发展迅速,这座工业大市逐步构筑起一座“科创森林”,为科技创新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形成未来产业创造了产业生态基础。

“近年来,惠州一直致力于做厚做实制造业‘家底’,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金荣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接下来,惠州将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惠州持续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推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发展的堵点。惠州正向“新”而行,以“新”提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惠州实践,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惠州方圆两百公里之内,也是整个中国甚至全世界照明行业的集聚地。对于身处转型期的照明行业而言,准确理解并把握“新质生产力”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位于惠州的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照明行业26年,是行业首家也是唯一的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该公司CEO林良琦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孕育增长新动能,“质”夯实行业领导地位。

《2024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州要聚力构建“2+1”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抓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当家体现新担当,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去年底刚刚获得惠州市首届政府质量奖的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俊雄表示,今年也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奋力在夯实锂电制造设备的技术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外延,一方面抓住储能电池、圆柱电池及刀片电池的发展契机,拓展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将持续拓展智慧工厂柔性“智”造新趋势,积极布局智慧工厂+机器人新业态,努力打造公司新的增长赛道。

惠州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为大力拼经济、拼招商增添十足底气。近三年来,惠州引进落地投资超50亿元项目就有20多宗,投资总额超3000亿元。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是惠州的两大支柱产业,正在加速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大亚湾石化区已经连续5年领跑“中国化工园区30强”,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两个产业集群入选了“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近年来,惠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强度达3.44%,位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三年翻番,总数位居全省第五,增速珠三角第一,产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2023年,全市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5%,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4.9%、39.7%,位居全省前列,新型储能产业加快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此外,惠州在7个县(区)集中力量打造七个千亿级产业园,还将积极布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牧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积极抢占“新赛道”,拓展惠州产业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