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恨,才是避免战争的根本之道
(图/美联社)
以巴战事爆发,台湾凛然而惊的人不少。原来,在世界最可能发生战争的地区,台海还排在以巴之前,不料战事就这样发生了,对习惯歌舞升平的台湾民众自然产生冲击。
战争发生,历史时期可以就是强者对弱者赤裸裸的掠夺,但时代不同了,这种赤裸的掠夺在当代已丧失任何正当性,正如此,即便俄乌间有许多历史牵扯,但俄乌之战,既是以大凌小,既是俄罗斯主动攻击,它所能得到的支持就极少。
现代的战争更多导因于彼此的敌意,这敌意虽缘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纠葛,但最终,彼此间既已形成一种「恨」的心结,凡对方行为都作负面解,愈演愈烈,最后就走入了战争。
而也因这样的心结,消灭的既是「其心必异」的异类,发动战争者常就自觉坦然,他往往能毫不犹豫地用上极端手段,据报导,有哈玛斯成员对儿童、妇女、老者亦不手软,就因于此。
这种极端行为来自极端的自居正义,消灭邪恶不只是任务所在,更就是「天职」,平时温文有礼、饱读诗书的人在此竟就一变而为冷血的杀人者。二战时的纳粹就如此,许多盖世太保的军官家世背景良好,古典艺术涵养深湛,但杀起犹太人来却绝不手软,其泯灭人性在外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人格分裂,但在当事人本身,却就在「憎恨邪恶」的心理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所谓恐怖分子,更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人,只要不面对他恨的人,他就是一般市民,甚且是个具道德涵养的人,平时哪里残忍成性、嗜血如命!
正是如此,谈避免战争,消除恨,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道。而回看两岸,这几年来的敌意升高,根柢就因视对方为邪恶使然。这样的社会心理不转变,走向极端的可能性就在,一个偶然的摩擦也可能换来巨大的灾难。
两岸过去不是没有善意来往,大陆作家韩寒来台后发文称「台湾最美丽的风景是人」,大陆朋友在台的自由行,总是带着满满的触动回家,有更多这样的善意累积,就不会将彼此的纠葛分歧放大,就更可能倾向于让时间来解决历史问题,而所谓解决,也不是「全输全赢」的零和游戏。
大陆人来台如此,台湾人去大陆也一样,40年来的改革开放,让台湾人看到大陆走向现代化的希望,实际亲历,也就知道,大陆城乡、贫富差距的包袱之重,对许多与台湾不同的施政作为,自然就多了一份体贴。
在当时,要说两岸会开战,谁能信?但现在危机就在眼前,只因恨意被积累到一定的临界点。
会如此,政治人要负最大的责任,政治牵涉权力的竞逐,有人小鼻子小眼睛,用小鞋让对方穿,有人更需要靠丑化对方来正当化自己,所以两岸台面上就少良性的来往,美其名都为人民着想,却让人民彼此间的敌意叠加。
而真要让敌意螺旋反转,就不要让政治的氛围垄罩一切,回到人性与文化的基点,就能更自主地看到对方的存在,让体贴与善意积累,可能的危机就能减少。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单薄,但大的善意就来自平日一点一滴的累积,想想,战争也常来自那看来极小的摩擦,因为这摩擦是恨意火药库的引信,以此产生了蝴蝶效应。那反过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丝善意,也可能就是浇熄引信火苗的那滴水。
值此时刻,任何能减低两岸恶意螺旋的事都该去做,有更多的他者观点,就能够让他者成为朋友,何况,两岸同文同种,原非他者,历史的分歧有它的时空背景,积累善意才能真正超越分歧,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并非不可能。
(作者为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