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反映:消金利率高、暴力催收多,消金公司回应来了!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已成为服务“新市民””群体的重要金融力量,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因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利率手续费过高、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并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今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后发现,近年来,这些公司正积极加强定价措施、完善催收管理等消费者保护措施,旨在通过自我约束和内部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焦点1:消金利率

“约七成花呗用户没付过利息”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消费金融产品的贷款利率方面。

据北京商报报道,长银消费金融App面向个人用户推出信用贷款产品“畅开花”,记者体验后发现,除了审核后明确的23.4%的贷款利率外,罚息年化利率也高达24%。经过计算,长银消费金融该笔贷款的综合成本不仅突破了24%,更是高达36%以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主要受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获客及运营成本的影响,由于消费金融公司不能直接面向公众吸收存款,其融资渠道涉及同业拆借、股东存款、ABS、金融债等,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共有14家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在4%以下,有6家为4%-4.5%(含),4家为4.5%-5%(含),1家超过6%。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错位发展,面向客群较为下沉,主要服务中低收入群体,这类金融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成本也远高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

联合资信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2023年发展回顾及2023年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客户加权平均综合定价均在24%以内。在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8家的综合定价在18%以内,12家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在18%以下,其中3家降至12%以内。

“我们的手续费与信用卡的利息比基本持平,在消金行业里定价是偏低的”,蚂蚁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消费金融产品以花呗为主,有长达41天的免息期,约七成的花呗用户从没支付过利息。

焦点2:暴力催收

“不当行为要受罚 无法还款可减免”

近年来,除了利率高成为消费金融行业投诉的热点之外,“暴力催收”问题也备受关注。消费者普遍反映,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过于频繁、使用语言恐吓,甚至向无关人员泄露贷款隐私等不当行为。这些催收乱象,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批评。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因为催收管理不当而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

例如:2023年10月30日,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因对合作机构催收管理不完善,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开出35万元罚单,并责令其改正。同年11月7日,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和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罚款55万元。

那么,负责任的消费金融机构应该如何优化催收管理呢?

“在还款日临近时,我们会通过短信和App推送的方式提醒用户还款,绝大多数用户都会按时归还贷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蚂蚁消金负责人表示,“对于那些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按时还款的用户,我们会与用户核实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如减免、延期等服务,帮助用户渡过难关。”

中原消费金融贷后管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高度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采取严格的措施保障信息安全。除此之外,公司建立了智能质检系统,100%覆盖催收人员对客户的催收行为,及时预警,及早修正。该公司还制定了催收准则和话术指南,并定期对催收员工开展合规性培训。“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投诉处理机制,便于借款人对任何不当催收行为进行投诉”,该负责人强调。

焦点3:纳入征信

“只要信用好 网贷不影响房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活动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消费者普遍关心“网贷纳入征信是否会影响房贷”。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征信系统提供信贷信息,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向征信系统报送信贷信息是法定义务。近年来,随着征信系统推进,花呗、京东金融、美团借钱服务、抖音“放心借”服务、360借条等均已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并会在用户的个人信用报告里体现借还情况等。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网贷纳入征信是否会影响房贷”这一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及贷款经理。他们表示,银行在为客户授信或发放贷款前,会查询客户的信用记录,重点关注是否有贷款逾期、信用卡逾期等不良记录。如果借款人具备较强的还款能力并且保持征信良好,使用“网贷”产品并不会对申请房贷造成不良影响。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经理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纳入征信系统对于借款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建立和保护个人信用的良好机制,受到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更加规范,金融消费者切勿冲着“不上征信”选择一些非正规民间金融机构,以免遭遇“套路贷”引发不必要的金融纠纷。

银行业人士表示,金融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借款,同时按时履约还款,珍惜并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记录。

红星新闻记者 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