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军发布会谈造车 源于遭美国制裁

香港经济日报引述雷军表示,获悉遭美国制裁当日,董事会便就举行紧急会议,会上有董事提议拓展汽车新业务。雷军坦言,造车相当不容易,回顾过去3年每日犹如梦中一般,途中发生太多事,若非遭遇意外事件的冲击,小米不会贸然踏入相当复杂的汽车产业。

尽管小米后来与美方达成协议,顺利逃过制裁一劫,但无阻小米造车的念头。雷军70多日前往逾10个城市,进行85场调研活动,并面谈超过200人后,深感电动车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继而说服董事会展开造车计划。

小米汽车成立初期,便获数家创投公司上门接洽,并予100亿美元的估值,讨论独立分拆融资事宜。雷军坦言,当时「曾心动过」,但经深思熟虑后,因造车周期长,或难以与投资者保持一致意见,继而拒绝融资建议。「钱全部自己掏,风险全部自己扛,只要能把车做好,我们在所不惜。」

雷军指出,造车上市初期曾考虑与代工厂合作,或收购工厂以削减制造成本,惟考虑到代工模式存在缺陷,决定核心技术自研,包括电机、大压铸集群,到智能驾驶、电池包等赛道重点投入,亦决议从技术难度较高的纯电轿车做起。

对于造车的困难时刻,雷军表示,定价和决定产量环节毕生难忘,当时要决定产能,非常担心卖不出去,亦忧虑若产能跟不上,被指饥饿营销。同时,定价过高或过低,也将出现问题,若过高而影响销量,随时浪费上百亿资金,反而,超低价只是饮鸠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