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培丽/东方美学精神复苏 罗芳的现代水墨
八十岁的罗芳教授,以老、庄、孔、孟思想建构了她现代水墨画的精神骨干,站在她的画前即使连尺幅不大的作品,都有一种滂沱气势自画面传送出来,她把北宗山水块面结构、山势奇峭、泼墨等表达的淋漓尽致,丝毫不受限制,可说是心中山水、笔下山水。
她在师大就读时就受教于黄君璧、溥心畬、廖继春等名家,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与大师们朝夕相处,受到指导与影响。又因为自幼家中的教育十分用心,父亲罗敦伟曾任上海和平日报社长,母亲是湖南道州翰林书法家何绍基的曾孙女,书画天分即是浑然天成、艺术气质非一般。也因此罗芳教授不喜受限制,所以选择山水。她说:『在师大时就不喜花鸟,花鸟限制太多,菊花要配甚么叶子,牡丹要配什么,她觉得对画画来说是一种限制,但是山水画不一样,没一个山是一样的,没一个石头是一样的,可以随意发挥。』
▲圣山飘雪
罗芳教授的山水美学思想,除了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和她最喜爱吴镇的披麻皴与拙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她认为秀美不耐看,拒绝秀美、追求拙趣。拙趣也像是一个出口,引领她走向自我的风格,摆脱扎实的学院训练,具象写生,她用舍得来形容自己。她说:『过去画山水从临摹到写生,很多人陷在此中,无法走出。而我虽受过素描训练,但可以走出,不受羁绊。因为自己个性洒脱。』
因为舍才有得,自师大任教四十年退休后,随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读老庄,感觉到舍是对的,舍才有新的东西进来,因此有了自己的面貌,她的现代水墨海阔天空,融合中西元素碰撞出时代的哲思精神。
▲干云蔽日
一切能量的大转变都需要一个冲击!罗芳教授四十四岁时就受到国立历史博物馆的邀请与张大千等大师共同参与绘制「宝岛长春图」,在台湾画坛已经有相当的地位,却同时也是一种包袱,令她的创作不敢随意,深恐遭到批评。五十二岁时出国赴美进修两年,她说:『脱掉教授身分的压力,跟不认识的人一起学习,同学中有二十几岁的、四十几岁的,反而学到更多。』
在美国时对她影响最大的是色彩的冲击和抽象造型的训练,如何把东西画得不像那样东西却又不失该物体的样子,更不能让人觉得是乱画的。她非常欢这样的课程上了好几次课。窗外系列,就是把在美国学习时对于色彩的体会用于画上,春夏秋冬不同的色调。画面结构采用西洋结构矛盾的空间,云忽在窗内或忽在窗外;造型也具体化、几何图形化,色彩则是墨与压克力的运用,精神美学思考却又都是中国的,充分融合中西,后来就变成一种东方美学复苏的自我风格。
▲窗外--秋
走过八十年,从传统的临摹到创作甚至走到抽象泼墨,每个阶段都看到中国水墨的深度,如今她把庄子哲思转化成画中的意境,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也把庄子所说大美而不言转化成画面,更以儒家修身,他说:『如果我们还不表现出来是不是太不中国了,没发挥中国精神,人有心有想像力。』有的人看山才会画山,而罗教授的山是存于心的。汲取大地之气渲染纸上,罗芳号枕青堂就是表达自己的吸取大地之气,徜徉天地间。气是无形象的,她以山、云、水表达气的抽象。
▲气象
罗教授个性极为乐观拥有正能量浩然之气于胸中,也是快乐取向的人、不悲观,所见事物都是美好的,诠释的美感相当自然。看他的画应该感受到她也绝不说悲伤美感、忧郁的美感,而是呈现山的自然气势与天地相容和谐的中国哲学,不禁令人感动。
▲行云
一位留下时代意义的画家,最需要的是鲜明的自我风格,罗芳教授在五十二岁赴美进修回国后,水墨间融合压克力鲜明的色彩,巨型创作舍弃毛笔,脱去中国水墨毛笔与墨彩的限制,是一个自我强烈风格的蜕变,素材的无限制更是她自由无羁创作的展现,如今八十岁「老鹫干云」在深层的中国思想土壤里再度沉淀转化成胸中丘壑?还会悟出什么样的美思?开出甚么样的花朵?令人期待。
▲小雪……………………………………………………………………………………………………………………………………萧培丽,ETtoday撰述副总编辑。政大EMBA科技管理研究所。华梵大学美术与文创研究所。曾任中天香港财经主播,东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财经组长,中广记者,党营事业华夏投资公司顾问,东森大陆事业部顾问,台湾民俗村顾问,卓越杂志顾问、新超科技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