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与大时代-二十年来话选举(上)
2016年,又来到台湾总统选举的年分,虽说20年前的1996年是公民直选总统的开始,但当时我就读小学四年级,正处在懵懂无知阶段,加上父母也第一次投总统选举票,担心谈论投票意向会有政治风险,在家中始终对选举投票讳莫如深,我便错过了亲身感受大选的机会。
国中生热烈论选举
不过,我上学途中必经的天桥旗海飘扬,宣传车不分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让我知道选举的一个特质:要会宣传才会加深选民的印象。
时序到了2000年,我就读国三。由于学校地处中正纪念堂周围,晚上留校晚自习为拼末代高中联考而奋斗时,都可听见造势晚会的音乐与口号,放学回家时,候选人的竞选团队也在校门口向家长们鞠躬问候,并发送印有候选人姓名照片的传单和面纸,从拥有投票权的学生家长们着手,很是会寻找宣传的时间与地点。
国中时已在公民课初学基本政治学理论的我们,依民进党(陈水扁)与非国民党(连战以及脱党参选的宋楚瑜)对决的态势,班上同学就大选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支持民进党,另一派挺国民党,在选举期间一得空便争论不休。
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执政,国民党首度沦为在野党,一位支持国民党的同学,深受家中父、祖皆为国民党老党员的影响,难以接受政党轮替的事实,在美术课上受不了其他同学的冷嘲热讽,又羞又怒之下,竟然将彩色铅笔一支支折断!
见证历史心情激动
而我亲眼见到了台湾历史上首度政党轮替,不管陈水扁日后执政的成败,自己很幸运能够躬逢其盛,见证历史性的一刻,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原来,选举投票并非只是成年人的事,在学中的青少年虽无选举权,但日常生活却也深受选举气氛影响。
上了大学后,2004年大选的脚步也随之到来。投票日前一天的3月19日,记得那是我读大一时某个周五的下午,在中间下课休息时,突然传来震惊的消息: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在台南遭到枪击!!陈、吕两人双双受伤送医急救,史称「三一九枪击事件」。
事发突然,又恰好在选前一天,于是各种揣测及小道消息甚嚣尘上,社会气氛诡谲悬疑、人心惶惶,蓝营支持者无不以阴谋论解读,认为这是民进党自导自演的闹剧。选举结果出炉,「陈吕配」连任成功,身边亲戚朋友也几乎都认为这是「哀兵必胜」的战术,制造史无前例的总统候选人遭枪击事件,引起舆论普遍同情弱者(伤者)。
家人中有支持国民党、亲民党合作的「连宋配」,无不痛骂这是选前「两颗子弹的奥步」。可惜,我时年19岁,距离能行使投票权还差一年,只有在亲友身边干瞪眼的份。
首投族行使投票权
终于等到我成为「首投族」的时刻,是在2008年总统大选。此前爆发了由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起的「百万人民倒扁运动」,猛打陈水扁与其亲信涉及的贪腐案件。当然,我的政治倾向也深受自己家庭影响。我家是清代就到达台湾的福建泉州移民,早已可以算是本省籍的闽南族群,但是家中并没有受李登辉和民进党的本土化政策影响过度本土化(去中国化),政治倾向还是认同国民党执政较多。在社会普遍看衰民进党选情,我的首次投票也认同应该让台湾再次出现政党轮替,才能有效扭转政坛的风气。
首次投总统大选的票,在投票通知单与选举公报寄到家里时,内心除了喜悦,也认真研究选举公报上载明的候选人讯息与政见,希望自己的首投不会因投错人而浪费。到了投票当天,我稍微有点兴奋所以早早起床,找出了投票通知单、身份证和印章,刷牙洗脸后连早餐都没吃就去了投开票所。
经过身分查验,我拿到了选票,选务人员看我一脸困惑,特别提醒第一次投票要看清楚了再在选票上空格盖戳记,没有第二次机会、不能重来。我在布幕后的圈票处虽然很快的圈选,又担心印泥未干,选票若折叠会印到另一格去,就成为废票,于是吹了又吹、甩了又甩,才走出圈票处走到票匦投下神圣的一票。
该次选举总投票率有76%,虽然低于2000年的82%与2004年的80%,但在民主国家已经是非常高的投票率,也代表自从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台湾民众的参与政治热情相当踊跃,而我自己首次完成大选投票,也见证了支持的候选人当选。
民众热情参与政治
在马英九总统就职典礼结束后,当天随即召开中外记者会,面对记者提问他对答如流、充满自信,我也期待他能够带领台湾走出世界金融海啸的困境,并改善两岸关系、正常交往,这些政见他都一一兑现,证明自己并没有投错人,也是经过这次投票,感觉自己的政治效能感不是太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