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服從!三招父母相處之道:拒當「傻媽寶」!

孝顺并非单一服从,我们可以怎么避免沦为别人口中唯命是从的「傻妈宝」呢? 图/安可日子

「孝顺」在我们生活的传统文化中被奉行为一切「善」的最根本,许多人择偶条件上面也是以孝顺、善良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许多人也都听过《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以前可说是做为佳话流传;但随着时代进步与变迁,传统《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现在听来不免显得荒谬,例如〈怀橘遗亲〉在现代看来就是偷窃行为,而〈卧冰求鲤〉更显得不科学,更甚者有郭巨为母埋儿等,早已不合时宜。

现代人因为求学、工作等因素,家庭距离不若以前如此相邻,如果跟原生家庭过于亲密,还会被有些同侪戏称为「妈宝」等,但所谓「妈宝」也并非负面之词,如果到老了还能和父母融洽、谈心聊天,也不失为一种孝顺,只是所谓孝顺也并非单一服从,沦为别人口中唯命是从的「傻妈宝」,我们可以怎么避免呢?

1.尊重父母、合乎情理: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观点,倾听他们的建议,不过并非无止境地全盘接收,我们也需要有是非判断的能力,如果父母要求孩子行犯法之事,也需要适度表达自己的所之、经验,告诉父母这么做的影响,并展示对他们的敬意和关心,耐着心去沟通。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来说,最常遇到的就是教养观念不同,由于时空背景和过去已有很大落差,所以年轻一代接收到的教养方式不再如传统那样,有时我们看长辈会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幼童,与自己的方式有落差,心理往往不舒服,但不建议在有冲突的当下直接说出,以免造成更大冲突,或是小孩困惑,而是改由事后耐心与长辈沟通,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2.照顾父母、给予陪伴:

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健康,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关注,这些在孝顺上是最基本的生理照顾;但现在社会复杂、时代变迁,有些老人家在心灵层面上的健康或受到的冲击也比以往大,这时身体上的照顾之外,也需要心灵上的陪伴,而所谓陪伴也是一种互相,如此才父母能有健康的身心,让父母觉得无论他们年纪再大,与子女之间仍是能互相扶持、彼此需要,一同有健康的身心生活。

举例来说,很多老一辈父母可能没有去过小巨蛋看演唱会的经验,他们的年代可能接触到的是秀场或工地秀,笔者还记得第一次带着妈妈到小巨蛋听演唱会时,妈妈脸上的欢欣,绝对超过小巨蛋票价的价值,而这种陪伴和体验,便能让父母与子女心灵上,都能得到富足。

图/安可日子

3.尊重个体、表达感谢:

现代的社会逐渐讲求个体独立性,尤其子女结婚后,往往会有和原生家庭疏离的氛围,有时也会造成子女的另一半难为,此时我们都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的父母与另一半毕竟是姻亲结合的关系,无法像我们这样与父母应对,适时地要体谅另一半也是独立个体,同时做为父母与另一半的沟通桥梁,要常常代为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使家庭和睦,也是孝的展现。

在我们身边,30-40岁阶段的朋友陆续踏入婚姻,就常常面对公婆或岳父母相处的问题,此时我们观察到,能够和睦相处的,往往是婚后还保有各自独立性的相处模式,如果硬是要求子女另一半在为辈自己生活习惯、意愿的方式融入家庭,造成的冲突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

图/安可日子

上面提及的这些,其实只是一些基本的观念,但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最根本的合适要合乎情理法理解彼此需求、相处,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对他们的关心和孝顺。

本文转载自《安可日子》,原文为:避免成为「傻妈宝」!《二十四孝》已过时?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