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痴迷“烟卡”,菏泽多所学校发倡议禁止!
近期,国内多省市小学生群体中出现一种新风潮——玩“烟卡”。记者走访发现,“烟卡”游戏,在我市小学生群体内已靡然成风。走访中记者发现,在少部分小学生行为上,“烟卡”游戏由单纯的竞技已发生“质变”,存在对赌、攀比等行为,而对于小学生玩“烟卡”,绝大多数家长持反对意见,我市相关部门也对“烟卡”开始出手管制。
玩法众多,“烟卡”游戏成学生新宠
5月29日11时许,记者来到牡丹区的一所小学大门外,正值放学时间,不少等待家长的小学生三五一群聚在一起,或趴或蹲在相对干净的路面上,人手一叠“烟卡”,正在激烈地进行游戏。
记者假装颇为感兴趣的向正在玩“烟卡”游戏的小学生询问游戏规则,立马有两位小学生介绍起来,“玩法很多,最基本的就是,每人每次出一张烟卡,或叠放或一字排开,由猜拳决定先后顺序进行打烟卡,只要烟卡翻转过来就能赢走相应烟卡,没有翻转的由下一位进行打烟卡,直到下场烟卡全部被赢走为止。”一名微胖的小学生赵冉(化名)告诉记者道。
而记者也观察了解到,所谓的“打烟卡”就是通过不同的手法拍击地面,利用带动的气流对地面“烟卡”进行翻转操作。“我现在只会两种手法,分别是蚊子拍和蝴蝶拍,我们同学厉害的已经掌握了迫击炮、单手拍、轻功另三种手法,还有部门同学练就了自己独有的拍法,厉害的很。”
当记者询问玩“烟卡”游戏是否手疼时,引得身旁一众小学生哈哈大笑,其中一位五年级的女同学笑着告诉记者道,“疼,肯定疼啊,用手拍击地面,而且为了赢卡,不得使点劲啊,反正我每次玩烟卡游戏,最多拍三次,手就开始疼,时间长了感觉手掌都是麻的肿的。”对于是否影响握笔写字时,众人均表示在玩完“烟卡”游戏后,手在握笔时会使不上劲,写的字也会“有失水准”。
对于“烟卡”的来源,记者通过询问得知,捡烟盒、问家长要是主要来源,“捡烟盒也要看地点,比如在学校附近肯定捡不到的,一般我们会在小区垃圾桶、烟酒店门口、酒店门口、广场周边进行寻觅,原先还好找点,现在不行了,大家都在抢,不好捡了。而问家长要,根本挡不住,我这手菜技术差老是输,不过听同学说现在网上有卖的,很便宜,准备用零花钱找人帮我代买。”赵冉说。
而记者在网购平台上发现,确实存在大量“物美价廉”的烟卡,且标注“真烟卡”“赠送稀有卡”等字样。不仅如此,在网端,还存在着大量由未成年亲自“教导”烟卡制作、玩法的短视频。
同时,对于“烟卡”本身,小学生们也会根据香烟价格,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谁拥有的卡多且贵,就有炫耀资本。一些孩子已经熟知香烟的“档次”和价格。因为玩“烟卡”,许多小孩对香烟品牌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吸烟的成年人。赵冉告诉记者:“比较稀有的烟卡肯定会受追捧,因为烟贵吸的人就少,比如和天下100、南京九五100、硬中华45等,而我们一般手里比较多的就是最普通的白将、红南京、小目标等。”
家长反对,各抒己见言危害
一个个用废弃烟盒折成的“烟卡”,让不少十来岁的孩子痴迷,但“烟卡”虽小,危害却不小。
采访中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痴迷“烟卡”游戏持反对意见。“我家孩子上四年级,之前也玩烟卡,刚开始时我感觉无非是孩子多了个可以休闲的游戏,但有一次孩子要从未吸过烟的我开始吸烟为他攒烟卡,我才意识到这个游戏没有那么简单,通过多次了解,我发现我家孩子对烟的认识已经超过多数烟民,而对游戏也上升到痴迷的状态,手掌、膝盖也经常出现擦伤,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所以我紧接着就全面禁止了孩子的‘烟卡’游戏。”家长仝庆峰告诉记者道。
而有同样经历的家长汪静则在孩子一开始接触“烟卡”游戏时就出面禁止,她认为,孩子们在“烟卡”游戏中会接触到吸烟的信息和文化,从而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影响孩子身体健康。“据我了解,烟卡在孩子之间是分级别的,这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习惯和攀比心理,为了收集更多的‘烟卡’,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到处捡烟盒、随意向他人索要、攀比等不良行为。网上说有的孩子还将‘烟卡’作为‘赌资’,这给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塑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认为首先,这种玩具容易让孩子们产生过度沉迷和依赖,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孩子为了收集更多的‘烟卡’,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和锻炼时间。此外,由于‘烟卡’的设计、制作和玩耍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意外。而除了身体健康的隐患外,‘烟卡’还可能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家长郝志合忧心忡忡道。此外,孩子可能因为过度追求“烟卡”的收集和交换而陷入攀比和虚荣的陷阱,导致心理压力增大、自尊心受损。同时,沉迷于“烟卡”的孩子可能会忽视与现实生活中亲朋好友的交流,导致社交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疏远。
“我和老婆都不抽烟,但孩子攒了一大堆烟卡,他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收集这个。还不到十岁的他,对各种香烟品牌如数家珍……”“刚在路边抽烟,过来个小朋友,向我要烟盒,把我烟盒的上半部分给撕走了。”面对记者的采访,不少家长围拢过来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的不理解和反对态度。
抵制烟卡,需多方联合出手
从其他地市的报道中不难看到,不少玩“烟卡”游戏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身心损害。如5月18日,在福建一小学生因玩“烟卡”游戏而断了2根手指。5月19日,浙江宁波的一群小学生因“烟卡”归属问题发生矛盾而涌进当地派出所接警大厅,要求民警“判决”。5月24日,河南周口一名小学生因拍烟卡而导致双手受伤感染等等。
记者梳理发现,近日长沙、广州等地学校或教育部门发布倡议禁止学生玩“烟卡”。甘肃省天水市教育部门经过此前排摸,发现有个别学校周边商户销售“烟卡”,并发出倡议。而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人民检察院牵头组织市场监管、烟草、公安、教育等部门对校园周边售卖“烟卡”行为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活动,发现个别店铺存在售卖“烟卡”的情况,执法人员当即督促商家下架整改,引导其守法经营。
由此可见,“烟卡”游戏还存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分散学习精力、不良价值导向等风险隐患。小学生沉迷“烟卡”游戏与沉迷网络游戏一样有害,在此背景下,不少家长表示学校禁止学生携“烟卡”入校园,无疑是及时且正确的,但是这远远不够,要想让少不更事的孩子从“不让玩”到“不想玩”,学校还要做好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的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清“烟卡”游戏成瘾的危害,自觉做到不收集、不攀比、不玩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远离不良游戏和行为的诱惑的同时,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制诱惑能力。
同时,家长也不能做“甩手掌柜”,家长要加深了解孩子玩“烟卡”的不良影响,掌握防止孩子沉迷烟牌游戏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承担放学后及假期中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职责,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开展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如运动、旅行、阅读、听音乐、劳动等。孩子的缤纷童年需要游戏来“调味”,更需要家长们高质量的陪伴与保驾护航。
据了解,现在我市部分学校已对“烟卡”进行了全面禁止,并发布《倡议书》,详细列举了“烟卡”游戏的有形危害和无形危害,提醒家长不主动向孩子提供“烟卡”,不要让孩子带“烟卡”进校园,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带“烟卡”进校,或发现学生在校内进行“烟卡”游戏,将立即制止并没收“烟卡”。
而在东明县,该县检察院深入校园周边进行调研走访,发现县域内学生玩“烟卡”现象普遍,且存在多种潜在风险。随即依托“青未了·检心菏护”未检品牌,积极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教体局、县烟草局等多部门,对校园周边售卖“烟卡”行为开展联合专项监督检查活动。此次行动共检查了近30余家便利店和文具店,发现个别店铺存在售卖“烟卡”的情况。执法人员当场对涉事商家进行督导,要求下架并整改相关商品,同时引导商家依法、合规经营。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