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集成马君健:中国新能源产品全球占比已超80%

9月23日,由本站财经主办的“2023本站财经ESG趋势论坛”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凝聚ESG共识、聚焦关键行动”,由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深圳市南山区金融行业协会、大湾区碳中和协会提供支持。来自ESG国际组织、评级机构、学界、企业界的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基于ESG议题发表重要演讲与深入交流。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秘马君健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中国大陆的新能源产品已经占到全球的80%以上;如果算上在东南亚区域的一些产能和产品,我们在光伏领域应该占到全球的90%以上。

马君健认为,作为这样一个产业,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更多地参加国际化ESG的一些治理体系和治理组织。同时我们要引进来一些比较权威的减碳机构,这也是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这一领域的一些历史性机遇和机会。

以下为现场实录:

马君健: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协鑫的马君健,协鑫是全球一体化领先的新能源企业,我们在光伏领域、氢能源领域、锂电领域等围绕企业的绿色化转型和全球能源转型作出自己的一些技术上、行动上的努力,谢谢!

马总,可能要从企业的视角来看看,你们在全球的竞争市场中如何真刀真枪的进行拼杀了。

马君健:谢谢田总。协鑫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我们的终端产品60%以上都是出口在海外的,我们本身旗下也有4家上市公司,也是境内境外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ESG和低碳转型这样一些主题,协鑫也做出了自己十几年来的一些实践,我们总结了几点原则:1.国际化是起点/必修课;2.基本底色是绿色化;3.根本手段/关键抓手在于数字化;4.根本的动能在于技术的创新。国际化、绿色化、数字化和技术创新是协鑫集团在低碳转型和ESG治理方面四条根本的准则。

在国际化方面,因为我们出口会比较多,和国际市场会有很多交流。如果我们要有效的参与资本市场,在ESG的一些冠标、对标、准则方面,肯定要拥抱规则,全面按照ESG的各项准则进行落实。

在绿色化方面,协鑫主要提供光伏产品,在海外有非常大的市场。“十四五”期间协鑫除了硅能源外,在氢能源、低碳建筑解决方案、绿色交通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系列绿色化创新型的产品。

在数字化方面,碳的捕捉、计量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协鑫在全过程、全链条的进行上链,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把协鑫生产制造、企业运营、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碳的精确计量。

最后一块是创新。现在协鑫代表一系列光伏企业,从原材料到终端,对电的消耗大约在0.4度。但我们生产的光伏类的产品在30年的生产周期内能产生超过100度的电力性的产品。换句话说,我们的产出是生产投入的100倍以上。协鑫在技术的创新上,是作为降碳、减碳和碳中和的根本动力。像我们的颗粒硅产品,在能耗方面要比传统的工艺方法降低75%甚至更高的水平,所以说我们根本的动能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

这是协鑫在国际化、绿色化、数字化和技术创新作为低碳和ESG治理准则方面的几点思考和实践,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请马总从企业角度谈谈面对ESG的披露,给机构投资人,面向市场,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或者有些怎么样的难点和痛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马君健:现在ESG的评价标准非常多元化,协鑫做ESG和低碳转型并不是受到外部监管上的压力,或者同行的压力,更主要的是提高自主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从协鑫过去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因为协鑫拥抱了新能源,拥抱了“双碳”赛道,协鑫才能走到今天。

协鑫的火力发电量也非常大,但如果我们过去抱残守缺,抱着传统的能源,那肯定没有今天协鑫的规模。

第二点,企业在低碳和ESG转型过程中,必须从深绿走向深蓝。ESG可以借能源转型和其他方面的手段,最核心的是企业自己核心的竞争力,没有自己在能耗、碳溯源等各个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实现深绿企业的转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第一方面,因为我们面向的市场非常多,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球的各大洲。第一方面的问题是ESG评价标准和主体非常多云,这里面有投资人代表、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区域化不同的评级标准,比如在美洲区域、欧洲区域、东南亚区域等等。这个多元化的标准,我们要做出一份符合所有标准的报告,这个挑战是非常大的。十年前我们做报告时主要是做一个CSR,发一个中文版的报告已经足够了。这几年基本上是中文、英文、日语三个语言版本的ESG报告,但我们的同事还不断地反映远远不够,各个地方的标准要增加的内容也非常多。

第二个方面,要实现ESG的转型,协鑫发挥我们自身的领头雁的作用。但供应链来源、上下游合作伙伴,因为我出售的是一些终端产品,在我自己内部的控制上,在我自己内部的全流程、全覆盖上,可以努力实现自主可控,但在上游供应商、绿色运输,下游绿色运输等等各个领域,要实现绿色的符合ESG治理标准的生态体系,可能这是对于我们来讲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挑战。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庄总的分享。因为EDI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它是可控的部分,相对于E,很大程度上还是基于科技创新,真正的突破性发展,我们在整个ESG领域确实有很多可以做的,会提供给我们的员工更多的获得感,从而更好的实现更大的ESG的目标。

接下来马总。

马君健:大家知道,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中国大陆产的新能源产品已经占到全球的80%以上。如果算上中国人在东南亚区域的一些产能和产品,我们在光伏领域应该占到全球的90%以上,中国的企业为全球的新能源转型、低碳转型发挥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些作用。

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产业,一定要走出去,更多地参加国际化的ESG的一些治理体系和治理组织,要和现在的新能源行业的地位相匹配起来,承担更多责任。同时我们要引进来。我们看到过类一些比较权威的减碳机构,要有本土化的、知名的、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我认为这也是对于我们在这个行业这样一个领域一些历史性的机遇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