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在台湾」-创新法规沙盒 挹注产业活水

2017年建置Sand Box专馆,结合互动体验,让创新法规沙盒实现数位科技未来。图/业者提供

创新法规沙盒运作机制流程

台湾正迎向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创新时代,企业都在「疯」AI人工智慧、无人载具、行动支付等,对传统的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与考验,而过去只有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也逐步实现在您我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

创新应用,面临法规框架限制挑战

创新应用的多元发展,改变各式既有的商品及服务模式,不仅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企业对于新技术,如人工智慧、区块链、大数据、无人载具等的大力投入;虽然创新应用的内容不同,但却面临相同的大挑战-「法规框架限制」。兴利型的法规,可以让产业发展发挥倍乘效益,而防弊型的法规,虽是以维持产业秩序的角度出发,却可能会产生局限创新的负面影响。

观诸邻近的日本,于2013年制定了「产业竞争力强化法」后,使创新事业可借由实验机制,暂时性排除部分既有法规限制,据以展开新事业,对促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有相当助益。

创新法规沙盒,双机制调和制度冲击

而我国虽拥有许多科技人才及创意点子,但不合时宜的法规却箝制了创新事业的萌芽。探其原因,我国虽同属成文法国家,但由于立法时程、社会成本、机关权责及监理本位、社会氛围对于创新的容错度不足等问题,造成产业创新发展上的重重关卡,也拉大了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竞逐创新的距离。

因此,借镜日本经验,我国自106年8月即在「数位国家˙创新经济方案」架构下推动「创新法规沙盒」机制。为了让更多创意能加速落实,此法规沙盒借由「法规厘清咨询服务」及「创新应用实验」两项机制,以更具弹性的方式面对法规管制,减少创新技术应用的限制,使创新应用得以先行实验,借此调和数位创新可能带来之法规制度冲击,进而促动产业发展新动力与转型新契机。

此作法希望可以让新创业者在沙盒环境中专注实现创新,也让法规主管机关据以思考如何调适法规管制,同时兼顾产业发展的需求。

先试先行,提高创新实现可行性

由经济部推动之「创新法规沙盒」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近百件申请案件,其中以跨域商务及平台经济类型的案件量为最,另循环经济、创新制程、智慧交通、先进运输、智慧照护及生技医药等领域,皆有业者来洽询相关法规疑虑,显示弹性而亲善的法规沙盒,对各行业创新转型是相当重要的。

推动团队也安排了90场以上专家会商,来协助业者收敛及聚焦其问题,并连系相关主管机关协助回应。各主管机关也密集与团队沟通,了解这类新颖营运模式可能涉及的范围,期能搭建起企业与机关之间的对话桥梁。

整体而言,「创新法规沙盒」对促进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甚为重要,除帮助创新者可先厘清创新活动可能面临的适法性疑义外,并提供允许「先试先行」的实验机制,提高创新实现的可行性,为台湾的中小企业挹注活水,加速产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