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康复「7大后遗症」 台大首推长期追踪门诊
台大医院整理重症染疫后常见的7大后遗症,包含肺受损、体能退步肌肉无力、语言沟通、瞻妄与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焦虑忧郁、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等。图/撷取自台大医院记者会
台大医院新冠肺炎重症个案的整合复健照护成效视讯线上记者会。图台大提供
台大医院整理重症染疫后常见的7大后遗症,包含肺受损、体能退步肌肉无力、语言沟通、瞻妄与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焦虑忧郁、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等。图/撷取自台大医院记者会
新冠肺炎病毒不只会感染肺部,若不幸为重症,就算幸运捡回一命,康复后往往还有一段复健路。台大医院过去三个月收治多名新冠重症患者,发现染疫后常出现7大后遗症:肺功能受损、体能退步肌肉无力、语言沟通问题、吞咽困难、瞻妄与认知障碍、焦虑与忧郁、日常生活自理困难。
台大医院今天宣布成立「新冠肺炎长期追踪整合门诊」,起因来自2020年1月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患后,期间历经今年5月的本土疫情,台大重症医疗团队观察,有些个案不幸发展成为重症,需要使用呼吸器或住进加护病房,出现多面向的复健需求,而研究显示复健可有效协助患者提升功能以及生活品质。
台大医院过去3个月来,收治5名重症个案入住复健部病房,平均年龄为73岁,最年长为89岁,均有糖尿病、免疫系统、肺部疾病等长期慢性病,这群长者距离发病时间平均为2个月,康复后却开始面对多重症状,包含肌肉无力、容易喘、血氧偏低、行走困难、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甚至有2人出现情绪低落或严重认知障碍。
台大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梁蕙雯指出,住院过程中,复健团队提供客制化的治疗策略,大多病人运动时血氧偏低,需要在复健过程中随时监控,团队便鼓励病人进行高重复、低负荷的运动,并学习配合例行功课与自我评估身体状况的技巧,调整活动强度;另外,复健团队还充分运用影片与图示教导,让病人与家属了解改善居家环境与照顾者技巧,提升自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梁蕙雯说,经2到4周的密集复健,这群长者都有显著进步,且全部顺利移除管路,肌肉力量、行走能力与日常生活自理也都看到良好成效,代表日常生活独立能力的巴氏量表分数进步皆超过30分。
一名85岁的老先生,成功达成爬楼梯的目标、顺利返家;至于最年长的89岁老先生,更从完全卧床、谵妄混乱,回复到拔除鼻胃管,可以沟通,并能在陪同下使用单拐在室内行走,让家人放心照顾。
梁蕙雯指出,新冠病毒不只会攻击肺部,出现肺纤维化而已,还可能造成神经病变、免疫受损、凝血异常以及脑部发炎等现象,因此就算顺利康复,后遗症也可能十分棘手跟复杂。
台大医院强调,国外研究跟台大的经验都发现,新冠肺炎可能留下一些慢性的副作用,比如体能不足、疲劳、疼痛、情绪障碍等,且不限于重症个案,病人返家之后,可能发现重返工作或日常生活仍有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到复健部门诊,由团队评估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