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魔改”视频疯传,中国出手整顿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2日文章,原题:当甄嬛和雍正唱起APT. 中国宫斗剧《甄嬛传》播出13年后,因为人工智能(AI)再度火遍全网。这部影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在最近的网络短视频中衍生出荒诞情节:雍正皇帝狠狠打了甄嬛一巴掌,下一个镜头本应是甄嬛立刻跪下认错;视频中的甄嬛却突然扛起机关枪,冲着皇帝一通扫射。此外,还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化身拳击手和贾宝玉对打……这些视频一看即知,是AI在“魔改”(颠覆性修改)。

经典影视作品向来不乏二次创作,在AI技术问世之前,创作者多是通过配音、剪辑等方式制造反差。如今有了AI加持,创作者直接玩起穿越和随意拼接,打造爆款视频。文生视频AI模型的诞生,不仅降低了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更激发网民无限创意。有行业人士说,随着AI工具的发展和普及,相比于原创AI短剧,对经典影视作品做AI改编不仅从制作成本角度有较大优势,基于经典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也更容易吸引观众,相关片段的爆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眼见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魔改经典现象频发,中国政府开始出手整顿。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12月7日发布的《管理提示(AI魔改)》提出两项要求,其中一项为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另一项要求为严格落实生成式AI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小红书、抖音、快手和B站等平台均采取了自律性的AI标识要求,要求创作者在发布内容前主动添加相关声明,以免误导观众。

如何鼓励甚至强制要求创作者标识AI视频,可能是中国接下来要伤脑筋的地方。至于经典影视作品能不能被魔改,除了要注意是否侵权和尊重原著,也应考虑到不同世代有不同观影习惯。有人精辟总结:“80后”电视放什么就看什么;“90后”想看什么就搜什么;“00后”想看什么就用AI做什么。(作者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