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第二战场开火:特斯拉、大众激战超级充电站
充电、换电等补能业务既是目前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的瓶颈,也是车企打开下一阶段市场的关键。
近日,特斯拉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其中国大陆第500座超级充电站于上海上线,而在更早前的11月26日,特斯拉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将在上海投资4200万元建设一座产研一体的充电桩工厂;同期,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联合成立的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亦宣布第100座超级充电站正式上线,而此时大众在华的纯电专属平台首发新车——光荷4 X(参数丨图片)、ID.4 CROZZ,甚至还未正式上市。
“相比第三方充电网络,车企自营的补能体系可以为其车主提供更可靠、高效的补能体验。”12月6日,一“新势力”头部车企的补能业务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自营补能体系一方面可以让车企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还会成为产品的一大卖点,玩法更多,“像特斯拉就有引荐购车送超充额度,而蔚来的车主甚至可以通过‘反向换电’赚钱。”
虽然自营补能体系优势明显,但由于该业务除技术之外还涉及场地、服务人员配套等因素,因此对车企而言无论是资本还是管理层面都有较高要求,或成为新能源车市发展路上的一条分水岭。
“新势力”领跑自营补能体系
据时代财经梳理,目前在自营补能体系领域较为领先的新能源车企,以“新势力”为主,而传统阵营中则以大众为典型。
耐人寻味的是,“新势力”中领跑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四家车企,在自营补能体系上均呈现出差异化明显的策略。
作为“新势力”乃至整体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领头羊的特斯拉,其主要以快速扩张超级充电站作为自营补能体系的主旋律。
据悉,随着日前位于上海的第500座超级充电站正式上线,特斯拉1-11月已经完成了约200座超充站的建设,而在2020年剩下的最后一个月,其还规划开放约150座超级充电站。
而这仅仅是特斯拉加速扩张自营补能体系的前奏。据特斯拉中国日前宣布的关于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的规划,该工厂预计在2021年第一季度投产,初期产能将达到年产1万根超级充电站,主要为V3超级充电桩。
作为参考,截至目前,特斯拉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其规划的超充桩数量约为6500根。
与特斯拉相比,蔚来的自营补能体系区别较大,后者采取换电站、超级充电站并举的策略,其中又以换电站为重点。
据悉,截至11月30日,蔚来在全国布局的换电站、超级充电站数量分别达到164座以及82座,目前换电站的日换电次数峰值为70次左右。
“2021年蔚来计划新建300座换电站。”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11月6日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
至于小鹏以及理想,前者同样以扩张超充站为主要策略,但更倾向于寻求第三方合作。而理想则在产品层面已经基本解决了补能体系的问题,目前其唯一一款在售车型为增程式电动车(REV),可以通过加油补能。
反观传统车企,目前在自营补能体系方面的布局与一众“新势力”相比差距明显。即便是比亚迪、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销量佼佼者,仍主要依靠第三方充电站进行补能。
在传统车企阵营,即将推出品牌首款纯电专属平台车型的大众,是屈指可数提前布局自营补能体系的一家。
今年5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联合成立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开消息,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100座超级充电站,共计布置1025个充电终端,覆盖20个城市。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列表中,一汽、江淮两大众在华合资方均在列,独缺上汽集团方面。同时,根据一汽-大众官网显示,其用户可在开迈斯旗下充电站独享免费预约、车位预留、即插即充等VIP专属服务。而上汽大众方面,其官网的公共充电详情页暂无相关描述。
对于以上情况,时代财经12月7日向上汽大众方面发去问询,截至发稿未获正面回复。
补能体系成新能源车市分水岭
目前,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环比增长15.9%。其中,纯电动车型批发销量达12.1万辆,同比增长137.2%。另外,根据IDC中国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6万辆。
新能源车体量持续快速膨胀,对补能体系的压力亦在增大,反映到市场中,单凭长续航已经不足以让新能源车在当下杀出重围。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0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数据,累计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大部分均在补能方式上拥有独到之处。
除了上述提到自营补能体系相对完善甚至可以加油补能的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以及理想ONE,北汽EU系列支持换电,而宏光MINI、欧拉R1、奇瑞eQ、宝骏E100等都受惠于“新能源车下乡”政策的小型电动车,由于用车环境的特点,在安装私人充电桩方面有优势。
综观市场,拥有长续航产品特征的纯电动新能源车如雨后春笋,NEDC工况续航突破500km甚至600km的比比皆是,而且价格下可探至20万元以内,上可触及百万级别。
然而当前新能源车市场仍然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例如,在2020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前十榜单,分列一、二的特斯拉Model 3以及宏光MINI EV合计销量可占前十所有车型合计销量的40%以上。
“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主要瓶颈。”据理想汽车在其IPO招股书引述灼识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研究,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一线城市只有不到25%的停车位支持安装私人充电桩,大量电动车用户主要依赖公共充电网络。
可见,以充换电为核心的补能体系对新能源车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乘着新能源概念的东风,这一尚在酝酿爆发的领域在资本市场或潜藏不容小觑的能量。
据时代财经梳理 Wind数据获悉,11月,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56只概念股中,有41家企业股价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占比达73.2%,其中月涨幅超20%的企业超10家,小康股份(601127.SH)股价大涨超110%。与此同时,该板块有40家企业市值出现上涨,合计涨约3328亿元。
反观A股充电桩概念板块,34家上市公司有17家股价出现上涨,占比约50%,热度明显不及新能源汽车板块。与此同时,仅奥特迅(002227.SZ)、英可瑞(300713.SZ)、欣锐科技(300745.SZ)三家企业涨幅超20%。而该板块17家现涨势的上市公司,市值合计涨约291.35亿元。
“此前A股的涨势主要基于非理性噪声,而不是基于商业价值逻辑的产业分析,所以新能源车概念板块是在特斯拉的泡沫化上涨带领下持续发酵。”12月7日,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分析称,如果届时有更多关于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工厂建设和投产的落地消息,会对相关板块起到一定刺激作用。